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古方的意思、古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古方的解釋

[traditional medical recipe] 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

詳細解釋

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與“時方”相對。如《傷寒論》《金匮要略》所列的藥方都稱古方。也稱經方。《晉書·範甯傳》:“古方, 宋 陽裡子 少得其術。”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古方言雲母麤服,則著人肝肺不可去。” 楊沫 《不是日記的日記·錄音剪輯》:“一共三個人,搞起了古方生脈散的科學實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古方”的詳細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古方”指古代流傳下來的藥方,通常源自經典醫學典籍,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匮要略》。這類藥方與後世醫家創制的“時方”相對,屬于中醫“經方”範疇。

關鍵點解析

  1. 曆史淵源
    古方多源自漢代以前的中醫典籍,例如《傷寒論》收錄的113個藥方、《金匮要略》的262個藥方,均被視為經典古方。

  2. 應用原則

    • 強調辨證施治:需根據患者體質、病症調整用法,不可生搬硬套(如提到“須對症細參”)。
    • 傳承與批判:古籍《晉書·範甯傳》記載“宋陽裡子少得其術”,說明古方需結合實踐驗證。
  3. 延伸含義
    廣義上可指代古代傳承的有效方法或技藝,例如食品制作中的傳統工藝。此外,現代也有品牌(如紅糖品牌)借用“古方”作為商标,但此非詞語本義。

注意事項
使用古方時應結合現代醫學驗證,避免盲目依賴。如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醒“雲母粗服著人肝肺”等潛在風險。

如需了解具體古方實例(如白虎湯、生脈散等),可查閱《傷寒論》原文或權威中醫藥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古方的意思

古方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古代的處方或方劑,用于中醫藥方面。它是由“古”和“方”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古”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畫;“方”字的部首是“方”,總共有4畫。

來源

“古方”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于指代古代的醫方。由于古代醫學的發展,一些經過驗證和廣泛使用的方劑被整理形成了古方。

繁體寫法

“古方”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古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對于“古方”這個詞,不同的時代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但基本上都是以現代簡化字的形式“古方”來表示。

例句

1. 這個古方是從古籍中挖掘出來的,用于治療中醫藥中的寒症。

2. 這個古方的使用曆史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至今仍被中醫使用。

組詞

古代、古籍、方劑、方案、方向

近義詞

古醫方、方劑

反義詞

現代醫方、新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