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樹的花
(2) [wintersweet] 〈方〉∶臘梅
(3) [mei flower]∶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1).梅樹的花。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顔色。是有名的觀賞植物。《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六》:“杜鵑竹裡鳴,梅花落滿道。” 唐 駱賓王 《西行别東台詳正學士》詩:“上苑梅花早,禦溝*********。” 楊朔 《茶花賦》:“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朱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
(2).雪花名色的一種。因形似梅花,故稱。《水浒傳》第九三回:“這雪有數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出。”
(3).指梅花紙帳。 元 謝宗可 《紙帳》詩:“清懸四壁 剡溪 霜,高卧梅花月半牀。”參見“ 梅花紙帳 ”。
(4).《梅花落》的省稱。 唐 李白 《觀胡人吹笛》詩:“十月 吳 山曉,《梅花》落 敬亭 。” 宋徽宗 《眼兒媚》詞:“家山何處,忍聽 羌 笛,吹徹《梅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鐘聲漸罷,又戍樓寒角奏《梅花》。”參見“ 梅花落 ”。
(5). 揚州 梅花嶺 的省稱。 清 趙翼 《葉保堂明經多購抄本異書偶有感觸辄韻之》:“生嫌棣萼枝偏暖,死葬 梅花 土亦香。”自注:“葬 梅花嶺 。”參見“ 梅花嶺 ”。
(6).撲克牌的四種花色之一。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三:“擤擤鼻子,就是要梅花;眨眨眼睛,是要黑桃。”
梅花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植物特性、文化象征、引申意義等多個維度解析。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特征
梅花是薔薇科梅亞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寒冬先葉開放,花瓣五片,顔色包括白、紅、粉紅等。葉片廣卵形至卵形,分為觀賞類“花梅”和果實類“果梅”兩種主要類型。
分布與用途
原産中國南方,現廣泛分布于東亞地區,是南京、武漢等城市的市花。其花蕾和根可入藥,具有開胃、解毒等功效;果實可制蜜餞或梅醬。
精神品格
梅花被譽為“四君子”(與蘭、竹、菊并列)和“歲寒三友”(與松、竹并列),象征高潔、堅韌、謙虛的品格。成語“梅花香自苦寒來”即強調其在逆境中綻放的堅韌精神。
五福寓意
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早春開花的特點也被賦予“報春”和“希望”的吉祥含義。
文學與藝術意象
梅花常出現在詩詞、繪畫中,如《梅花落》等古曲,以及傳統花鳥畫中作為構圖基礎。
擴展詞義
梅花相關詞彙多用于贊美逆境中的堅持,如“梅花精神”形容不畏困難的品質;也可用于祝福,如贈梅寓意友誼長久或家庭幸福。
如需更完整的植物學分類或文化典故,可參考來源、10、13等權威資料。
《梅花》是一個詞語,指的是梅樹上開放的花朵。梅花盛開在寒冷的冬季,象征着堅韌、堅強和希望。
《梅花》這個詞由木部和花部組成。
彳部表示"走"的含義,十一畫;"朩"部表示"石"的含義,五畫。
《梅花》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詩詞中,梅花常用來比喻堅貞不屈和傲然挺立。
繁體字“梅花”如下:梅花
在古代漢字中,梅花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寫法為“枚花”,表示的是梅花的意思。這是因為古代人們認為梅花是由梅樹的枝幹上長出來的。
1. 寒冷的冬季裡,梅花傲然挺立,給人們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2. 我喜歡用筆畫梅花,感受到它的堅韌與美麗。
組詞:梅枝、梅樹、梅子、梅雨
近義詞:鸢尾花、山茶花、芙蓉花
反義詞:菊花、牡丹花、草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