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兼天的意思、兼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兼天的解釋

連天。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一:“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明 劉基 《蔔算子·詠雨》詞:“極目滄江不見人,波浪兼天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兼天"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指與天空相接或相連,常用于描繪浩大、廣闊、綿延不絕的景象,尤其多見于古典詩詞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面義與核心義:

    • "兼":本義為同時涉及或擁有兩樣或兩樣以上的東西,引申為并、連、同。
    • "天":指天空。
    • "兼天":即"連天"、"接天",形容事物(通常是水面、波浪、原野、戰火等)廣闊無邊,仿佛與天空連接在一起,強調其宏大、壯闊、綿延不絕的視覺感受和空間感。
  2. 引申義與用法特點:

    • 描繪自然景象的壯闊:主要用于形容水面(如江、河、湖、海)波濤洶湧、浩瀚無際,或者原野、山巒的廣袤無垠。例如,“江間波浪兼天湧”形容長江波濤洶湧,仿佛與天相接。
    • 渲染氣氛或聲勢的浩大:有時也用于形容戰火、風沙、旌旗等彌漫天際,聲勢浩大。例如,“烽火兼天”形容戰火彌漫,直沖雲霄。
    • 修辭上的誇張:這種表達帶有明顯的文學誇張色彩,旨在突出事物的宏偉氣勢和視覺沖擊力。
    • 多用于對仗語境:在詩詞中,常與描繪地面或近處景象的詞形成對仗,如“兼天”對“接地”、“塞地”等,以形成空間上的強烈對比和畫面感。
  3. 權威用例(最著名出處):

    • 該詞最廣為人知的用例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 此句中,“兼天湧”生動地描繪了巫峽長江波濤洶湧、滔天巨浪仿佛與天相接的壯觀景象,與下句“接地陰”(風雲低垂,籠罩大地)形成強烈對比,共同渲染出蕭瑟陰郁的秋日氛圍和動蕩不安的時代感。此例充分體現了“兼天”在描繪自然力量之宏大與連接天地之視覺感受上的經典用法。
    • 來源:杜甫《秋興八首·其一》,收錄于《杜工部集》。權威版本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杜詩詳注》(仇兆鳌注)。

“兼天”是一個具有濃厚文學色彩的文言詞彙,意指“與天空相連”、“接天”,核心在于表達一種宏大、壯闊、無邊無際、仿佛與天相接的空間意象。它主要用于描繪自然界的浩瀚景象(如波濤、原野)或渲染浩大的聲勢(如戰火),常帶有誇張意味,并在古典詩詞(尤其是對仗句中)展現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其最著名的出處是杜甫《秋興八首·其一》中的“江間波浪兼天湧”。

網絡擴展解釋

“兼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連天”,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象(如波浪、雲霧等)與天空相接的宏大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兼天”指事物與天空相連,強調空間上的延展性。例如:

    • “江間波浪兼天湧”(杜甫《秋興》):形容江中波濤洶湧,仿佛與天相接。
    • “波浪兼天湧”(劉基《蔔算子·詠雨》):描繪浪濤翻騰直達天際的景象。
  2. 字義拆分

    • “兼”:本義為合并、加倍,如“兼程”(加快行程)、“兼旬”(二十天)。
    • “天”:指天空,或泛指自然空間。
      組合後,“兼天”即“與天相連”,突出視覺上的廣闊感。

二、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詞,營造壯闊或蒼涼的意境:


三、近義詞與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杜甫、劉基相關詩詞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編馬秉筆太監撥曆布刀察驗赤韍春力達志德薄滌器短蕃匠忿忿封疆大員腐芥割漆狗頭狗古磚含鈴子緩轍誨化渾樸降薄将巨叫吖吖劇憲扣減逵路睏睡雷逝六沴龍草沕洋目瞪口張釀飯蟛蚑皮燈籠起蹶氣餒青幡崎嵚曆落忍抑入用撒極神車聖論繩愆糾違誓不兩立贳貣署拜順情四靈送子觀音泰容宛童碔砆相形失色弦琴閑深裡銷照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