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拟寇的意思、拟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拟寇的解释

犹御寇。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议征伐》:“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中国虽安,妄战则人殆。凋非保全之术,殆非拟寇之方。”参见“ 御寇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拟寇是古汉语军事术语,指通过伪装或示弱的方式引诱敌人进攻,从而实施伏击或反制的战术策略。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四层:


一、核心释义

“拟”意为模仿、伪装,“寇”指入侵之敌。“拟寇”即“模仿弱势状态以诱敌深入” 的战术行为。该策略强调主动制造假象,使敌人误判形势,为己方创造战机。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拟寇”词条释义。


二、构词与语义演变


三、历史语境中的典型用例

  1. 示弱诱敌:

    守方故意暴露防御漏洞,诱使敌军进攻后合围歼灭。如《武备志·火攻要略》载:“城守拟寇,当开西门以诈溃。”

    来源: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三十(明天启刻本)。

  2. 情报欺骗:

    散布虚假军情误导敌方决策,使其陷入预设战场。典型如东汉耿弇佯攻西安(今山东淄博)实取临淄之战。

    来源:《后汉书·耿弇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现代引申与学术定位

在当代军事史学中,“拟寇”被归类为“战术欺骗”(Tactical Deception) 的古典范式,其思想仍影响现代信息战理论。

来源:《中国军事百科辞典·战术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
  2. 褚良才. 《中国兵学通史·先秦卷》[M].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
  3. 厉声. 《汉语军事词汇大辞典》[M]. 北京:中华书局,2015.
  4. [明]茅元仪. 《武备志》[M]. 明天启元年刻本.
  5.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6.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中国军事百科辞典》[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网络扩展解释

“拟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与发音

二、两种主要解释

  1. 防御敌人(御寇)
    在历史文献中,“拟寇”指制定抵御外敌的策略。例如唐代吴兢《贞观政要》提到:“殆非拟寇之方”,强调军事防御的重要性。

  2. 成语用法(模拟敌人)
    作为成语,“拟寇”指通过模拟敌人的行为和思维来制定对策。例如在商业竞争或军事战略中,通过分析对手弱点增强自身优势。

三、使用场景与延伸

四、相关文献与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贞观政要》或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哀茕拔帜倍擿悲喜别家秉文兼武捗摅窗挺串花家出空慈奬道风地方戏订编对证独听番快犯疑浮玉顾惮号谍合情怀瑾握瑜扈冶胡诌乱说夸异拉倒赉锡老八板儿了身达命丽刹六嬖泷漉鲁顿鹭鸶麻肺汤毛边纸跑滩凭虚公子峭狭琼糜沙嗄山庭十全十美顺养儵然竦剑素华琐类宿止天位徒虏吻别闻听无所不能乌头白物以群分乡收歊焮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