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謙謙君子的意思、謙謙君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謙謙君子的解釋

(1) [a modest,self-disciplined gentleman]∶謙虛而嚴于律己的人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易·謙》

(2) [a hypocritically modest person]∶現多指故作謙虛的人或事事謙讓的老好人

俺這等謙謙君子,須不比泛泛庸徒。——元·無名氏《漁樵記》

詳細解釋

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的人。《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一折:“俺這等謙謙君子,須不比泛泛庸徒。”《新民晚報》1985.8.30:“有些小國之君有時也會像一個謙謙君子,虛懷若谷,不恥下問,彬彬有禮,儀态萬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謙謙君子”是一個源自《周易》的經典成語,現多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言行謙遜的人。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拼音:qiān qiān jūn zǐ
釋義:指謙虛謹慎、嚴于律己且品格高尚的人,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謙統一。


二、詞源與出處

  1. 最早來源
    出自《周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意為君子以謙卑的态度自我修養。
  2. 文化内涵
    儒家文化中,“君子”需兼具“德、才、禮”,而“謙謙”通過疊詞強化謙虛的品格,體現傳統對道德修養的追求。

三、使用場景與解析

  1. 褒義用法
    形容待人寬厚、處事低調的高情商者。例如:“他為人謙和禮讓,堪稱謙謙君子。”
  2. 中性/諷刺用法
    現代語境中偶指過于謙讓或故作姿态者,需結合語氣判斷。例如:“某些場合的‘謙謙君子’,實為缺乏主見。”

四、例句參考


五、近義與反義詞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化背景延伸,可參考《周易》原文或曆代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謙謙君子

《謙謙君子》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人謙虛、有禮貌、待人謙和的君子風度。它由四個漢字組成,包含三個部首:謙、君、子。分别是讓部、口部和人部。拆開來看,謙字的筆畫數為7,君字的筆畫數為7,子字的筆畫數為3。

成語《謙謙君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小雅·鹿鳴之什·謙謙君子》一篇。繁體字的寫法為謙謙君子。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三個字的古時寫法是“謙謙君子”。謙字的繁體寫法為諐,謙字在古代的寫法是又複雜又繁瑣的,所以後來簡化為現在的謙。君字的繁體寫法為君,字形基本保持不變。子字的古代寫法是“子”,字形也基本保持不變。

以下是一些使用成語《謙謙君子》的例句:

  1. 他為人謙謙君子,處事從不喧嘩。
  2. 他對待每個人都非常和藹可親,真是一個謙謙君子。
  3. 她的華麗外表下隱藏着一個謙謙君子的心靈。

一些與《謙謙君子》相關的組詞有:謙遜、君子之交、小心翼翼。

與《謙謙君子》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和氣、彬彬有禮、風度翩翩。

與《謙謙君子》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傲慢、目空一切、狂妄自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