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伯陽的意思、伯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伯陽的解釋

(1).古賢人。相傳為 舜 七友之一。《墨子·所染》:“ 舜 染於 許由 、 伯陽 。” 孫诒讓 間诂:“此 伯陽 自是 舜 時賢人。”《呂氏春秋·本味》:“故 黃帝 立四面, 堯 、 舜 得 伯陽 、 續耳 然後成,凡賢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高誘 注:“ 伯陽 、 續耳 皆賢人, 堯 用之以成功也。” 陳奇猷 校釋:“ 伯陽 、 續耳 係 舜 七友中之二友。”參閱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名臣·舜七友》。

(2). 老子 的字。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文選·應璩<與滿公琰書>》:“西有 伯陽 之館,北有曠野之望。” 李善 注:“ 伯陽 ,即 老子 也。” 宋 陸遊 《讀<老子>》詩:“恍然親見古 伯陽 ,袂屬關尹肩 庚桑 。”

(3).古地名。 戰國 魏 邑,在今 河南 安陽 市西北。《史記·趙世家》:“﹝ 惠文王 ﹞十七年, 樂毅 将 趙 師,攻 魏 伯陽 。” 張守節 正義引《括地志》:“ 伯陽 故城一名 邯會城 ,在 相州 鄴縣 西五十五裡,七國時 魏 邑, 漢 邯會城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伯陽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專有名詞,主要包含以下釋義:

1. 老子之字

伯陽是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的表字。《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谥曰聃。”此處的“伯”為尊稱,“陽”寓意光明或宇宙本源,與其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陰陽調和”的哲學體系相呼應。後世文獻如《道德經》注疏中亦沿用此稱謂。

2. 地名與曆史人物别稱

伯陽曾作為古代地名使用,如《水經注》提及的“伯陽城”(今甘肅天水境内)。此外,周朝太史辛有的後裔亦以“伯陽”為氏,見于《通志·氏族略》。

3. 文化象征意義

因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伯陽”一詞在文學作品中常代指道家思想或隱逸文化。例如唐代白居易《讀老子》詩雲:“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伯陽道德釋氏書,大抵隻教人省事。”此處借“伯陽”表達對道家智慧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伯陽”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主要釋義及文獻依據:

一、人物含義

  1. 舜的賢臣
    據《墨子·所染》和《呂氏春秋·本味》記載,伯陽是舜的七友之一,輔助堯舜治理天下。高誘注稱其為“賢人”,陳奇猷校釋明确其位列舜七友。

  2. 老子的字號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字伯陽,後世文獻如《文選》李善注、陸遊詩作也沿用此說。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對老子身份的代稱。

二、地理含義

戰國魏國城邑
位于今河南安陽市西北,見于《史記·趙世家》及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該地在趙國惠文王時期曾被樂毅攻占,漢代稱“邯會城”。

三、其他延伸


以上内容綜合自權威古籍及百科釋義,若需查看完整文獻,可參考《史記》《墨子》等原始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安順市拗口令伴奏薄祚寒門伯時財不露白出空從伯粹悫大耋倒懸大憂等由酊劑端審方壺犯難凡淺番薯風中燈幹鹵格評規榘古稀之年合厝宏裁嘉誨儉餓角皮吉典劫悟精細金諾眷望舉債開闊地庫積臨完陋素呂召盲雨面店明刀庖霜秦筝鵲巢鸠居人聽視如土芥水遞夫遂賢瑣近蹄書通宵達旦晚出委笃維垣侮狎香末鄉飲酒蚬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