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伯阳的意思、伯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伯阳的解释

(1).古贤人。相传为 舜 七友之一。《墨子·所染》:“ 舜 染於 许由 、 伯阳 。” 孙诒让 间诂:“此 伯阳 自是 舜 时贤人。”《吕氏春秋·本味》:“故 黄帝 立四面, 尧 、 舜 得 伯阳 、 续耳 然后成,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 高诱 注:“ 伯阳 、 续耳 皆贤人, 尧 用之以成功也。” 陈奇猷 校释:“ 伯阳 、 续耳 係 舜 七友中之二友。”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舜七友》。

(2). 老子 的字。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文选·应璩<与满公琰书>》:“西有 伯阳 之馆,北有旷野之望。” 李善 注:“ 伯阳 ,即 老子 也。” 宋 陆游 《读<老子>》诗:“恍然亲见古 伯阳 ,袂属关尹肩 庚桑 。”

(3).古地名。 战国 魏 邑,在今 河南 安阳 市西北。《史记·赵世家》:“﹝ 惠文王 ﹞十七年, 乐毅 将 赵 师,攻 魏 伯阳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伯阳 故城一名 邯会城 ,在 相州 鄴县 西五十五里,七国时 魏 邑, 汉 邯会城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伯阳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1. 老子之字

伯阳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表字。《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此处的“伯”为尊称,“阳”寓意光明或宇宙本源,与其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阴阳调和”的哲学体系相呼应。后世文献如《道德经》注疏中亦沿用此称谓。

2. 地名与历史人物别称

伯阳曾作为古代地名使用,如《水经注》提及的“伯阳城”(今甘肃天水境内)。此外,周朝太史辛有的后裔亦以“伯阳”为氏,见于《通志·氏族略》。

3. 文化象征意义

因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伯阳”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常代指道家思想或隐逸文化。例如唐代白居易《读老子》诗云:“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伯阳道德释氏书,大抵只教人省事。”此处借“伯阳”表达对道家智慧的推崇。

网络扩展解释

“伯阳”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主要释义及文献依据:

一、人物含义

  1. 舜的贤臣
    据《墨子·所染》和《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阳是舜的七友之一,辅助尧舜治理天下。高诱注称其为“贤人”,陈奇猷校释明确其位列舜七友。

  2. 老子的字号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字伯阳,后世文献如《文选》李善注、陆游诗作也沿用此说。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对老子身份的代称。

二、地理含义

战国魏国城邑
位于今河南安阳市西北,见于《史记·赵世家》及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该地在赵国惠文王时期曾被乐毅攻占,汉代称“邯会城”。

三、其他延伸


以上内容综合自权威古籍及百科释义,若需查看完整文献,可参考《史记》《墨子》等原始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爆发宝盒碑贴北燕愊臆步摇迟声川泽出现粹语错动蹙土带头旦莫砥砺风节樊楼奉养佛寺覆棋黑暗地狱鸿经厚施厚直狐貉浑话谨行伉偶旷衍亏形苦于览试两头路鞉码垛锚泊冥吏凝瞩不转迫力敲门石清介有守全真教埽墓上竈射角声振林木神谟庙筭摄制誓江时手受聘孰湖田种通私土工无厌五芝舞缀相切相磋娴靡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