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蹄書的意思、蹄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蹄書的解釋

亦作“蹏書”。诏令;诏書。因用赫蹄紙書寫,故稱。 宋 宋祁 《祭孫仆射文》:“恤恩告第,蹏書密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蹄書”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蹄書”指古代帝王發布的诏令或诏書,因書寫材料而得名。該詞中的“蹄”源于“赫蹄紙”(一種漢代出現的薄型小幅紙張),故“蹄書”特指用此類紙張書寫的官方文書。

  2. 詞源與演變

    • 最初寫作“蹏書”(“蹏”為“蹄”的古字),見于宋代宋祁《祭孫仆射文》:“恤恩告第,蹏書密章”。
    • 因古代诏書常用輕薄的赫蹄紙書寫,逐漸形成固定稱謂,成為诏令的代稱。
  3. 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中,“蹄書”也可泛指帶有權威性的官方文件或密令,如《莊子》注疏中提及“得兔而忘蹄”,以捕兔工具“蹄”隱喻文書工具屬性。

  4. 現代使用
    該詞屬曆史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言文解析中。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赫蹄紙”的材質或具體曆史背景,建議查閱古代造紙術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蹄書的意思

《蹄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蹄”指的是動物的腳上的肉墊,主要用于融合動物身體重量和緩沖沖擊力,如牛、馬等。而“書”代表書寫和記錄。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字法,可以将“蹄”拆解為由“⺧”和“止”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其中,“⺧”是表示動物的部首,“止”是表示腳步的部首。拆解“書”字後,可以得到由“⺍”和“一”兩個部首組成的字。其中,“⺍”代表手的部首,“一”代表一畫。

來源和繁體

《蹄書》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多用于形容蹄子上形成的紋路和痕迹。在繁體字中,蹄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據考古學家研究,古代漢字中的“蹄”字更為複雜,筆畫繁多,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域而異,需要通過考古資料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例句

1. 他仔細觀察着牛蹄上那道獨特的蹄書。

2. 駿馬奔蹄,宛如書寫在地上的一本《蹄書》。

3. 獵人根據動物蹄書的痕迹,找到了獵物的蹤迹。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蹄髈(指動物後腿部位的軟組織)、蹄鐵(用于保護動物蹄的金屬器物)、蹄峤(指山脈緊靠的地方)。

近義詞:蹄迹、蹄印。

反義詞:腳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