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志述事的意思、繼志述事的詳細解釋
繼志述事的解釋
繼:繼承;志:志向;述:叙述。繼承先哲的志向來言事理政。
詞語分解
- 繼志的解釋 繼續前人之志。《通志·總序》:“大抵開基之人,不免草創,全屬繼志之士為之彌縫。”《宋史·禮志一》:“ 孝宗 繼志,典章文物,有可稱述。” 柳亞子 《*********逝世三周年紀念》詩:“遺雛差喜摩雙翅,繼志端應
- 述事的解釋 .陳述往事;叙事。《史記·太史公自序》:“故述往事,思來者。” 裴駰 集解引 張晏 曰:“ 武帝 獲麟, 遷 以為述事之始。”《南齊書·崔祖思傳》:“述事之徒,褒諛為體。世無 董狐 ,書法必隱;時闕
網絡擴展解釋
“繼志述事”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書面語境,其核心含義是繼承先輩的志向與事業,并在此基礎上延續發展。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 繼承與延續:指繼承前人的志願、理想或遺志,并遵循其方式處理事務或治理政事。成語中的“繼”指繼承,“志”為志向,“述”意為遵循或陳述,“事”即事業或事務。
2. 出處與典故
- 曆史文獻:最早出自《宣和書譜》對晉武帝司馬炎的評價:“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晉。夫可謂繼志述事之主。”
- 清代用例:黃宗羲在《周子佩先生墓志銘》中寫道“守禮不違,繼志述事”,形容恪守傳統并延續前人志向。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或定語,屬于褒義詞,常用于正式或書面表達。
- 感情色彩:強調對先輩精神的尊重與延續,帶有莊重、積極的意味。
4. 示例與語境
- 如“君臣協心,繼志述事,盡遵先王之政”(形容君臣共同遵循先王治國理念);
- 再如“皇上自強不息,時時以繼志述事為念”(表達對繼承先帝遺志的重視)。
5. 近義詞與關聯
- 相近概念:可關聯“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等,但“繼志述事”更側重對特定志向或事業的傳承,而非泛指延續傳統。
如需更全面的出處考證或古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繼志述事》
《繼志述事》是一個成語,它由四個漢字組成。這個成語形容接續而志不變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繼志述事》拆分為“繼”、“志”、“述”、“事”。
“繼”字的部首是絨,它有七畫。
“志”字的部首是心,它有七畫。
“述”字的部首是辵,它有八畫。
“事”字的部首是亻,它有五畫。
來源
《繼志述事》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原句為“學之始能繼志,繼志則務存誠。”意思是學習開始時要堅定志向,隻有堅定的志向才能持續努力。
繁體
《繼志述事》在繁體字中為《繼志述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繼志述事》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
“繼”字:継
“志”字:誌
“述”字:述
“事”字:事
例句
他一直在繼志述事,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
組詞
繼志不懈、志同道合、述而不作、事半功倍
近義詞
志存高遠、志向堅定、目标明确
反義詞
志不繼承、事不緊要、無所事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