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鬥籍的意思、科鬥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鬥籍的解釋

古文經籍。 宋 梅堯臣 《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詩:“床頭龍脣琴,案上科鬥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鬥籍”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詞義解析

核心含義:指用蝌蚪文(一種古代書體)書寫的古文經籍。蝌蚪文因字形頭粗尾細、形似蝌蚪而得名,多見于先秦文獻或漢代發現的古文經書。

文學引用

該詞出自宋代梅堯臣的《觀王介夫蒙亭記因記題蒙亭》詩:“床頭龍唇琴,案上科鬥籍。”此處“科鬥籍”與“龍唇琴”并列,暗喻文人雅士的書齋陳設,體現對古代文化的尊崇。

補充說明

  1. 書體特征:蝌蚪文是篆書的一種變體,漢代以後逐漸被隸書取代,但在古文典籍中仍有留存。
  2. 曆史背景:漢代曾因發現用蝌蚪文書寫的儒家經典(如孔壁古文)引發經學争議,這類文獻被稱為“古文經”。

注意事項

由于相關網頁權威性較低,建議進一步查閱《說文解字》《漢書·藝文志》等典籍,或參考文字學專著(如王國維《戰國時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說》)以驗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鬥籍的意思

《科鬥籍》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介紹和記錄人員的職務和職責。科鬥籍通常由政府或官方機構編制,用于管理官員和他們的工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拆分,科字的部首是禾(ho), 與(yu)的部首是舟(zhou),籍字的部首是竹(zhu)。科字由7畫組成,與字由10畫組成,籍字由20畫組成。

來源

科鬥籍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冢宰》一書中,是用來形容将人們的職責和職務記錄在竹簡上。後來才被廣泛引用和使用。

繁體

科鬥籍的繁體字為「科鬥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科鬥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不同的時期和地區,寫法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但整體結構和意義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

1. 科鬥籍詳細記錄了官員的姓名、出生年月、分配的職務和職責。
2. 根據科鬥籍,李先生被任命為某縣的副縣長。
3. 官府按照科鬥籍中的要求來管理和監督官員的工作。

組詞

科技、科學、科目、籍貫、籍貫、教籍

近義詞

人員檔案、工作記錄、職責清單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