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囚的意思、木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囚的解釋

用木雕的囚人。 漢 王充 《論衡·亂龍》:“ 李子長 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為人,象囚之形,鑿地為埳,以盧為槨,卧木囚其中。囚罪正則木囚不動;囚冤侵奪,木囚動出。不知囚之精神著木人乎?将精神之氣動木囚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囚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形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分析:

一、字義解析 "木囚"由"木"和"囚"兩個單字構成:

二、文獻釋義 該詞首見于《漢書·五行志》:"民被桎梏,木囚相望",指代木質刑具。唐代顔師古注疏時進一步說明:"木囚,謂械枷之屬"(來源:《漢書注》),特指古代拘束犯人手足的木制器械。

三、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古代木制的刑具",并引清人俞樾《茶香室叢鈔》中"獄具多以木為之,故稱木囚"(來源:《漢語大詞典》第4冊),說明其材質特征與司法功能的關聯性。

網絡擴展解釋

“木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木囚”指用木頭雕刻的囚人形象,字面理解為“木制的囚犯”。該詞由“木”(木頭)和“囚”(囚禁、囚犯)組合而成,最早見于漢代文獻。


二、典故與出處

據漢代王充《論衡·亂龍》記載,官員李子長在斷案時,用梧桐木雕刻成囚犯形狀,将其置于地坑中模拟牢獄。若木囚靜止不動,則判定囚犯有罪;若木囚移動,則表明囚犯可能含冤。這一記載反映了古代通過象征物輔助司法判斷的習俗。


三、現代引申義

部分資料(如)提到“木囚”可比喻“陷入無法擺脫的困境”,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四、總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論衡·亂龍》原文或相關漢學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變心易慮鱍剌不識廬山真面目不題才穎産期充牣籌攢大幽打造煩複風雲之志奮身不顧服教浮收勒折耕漁汩董海陵倉恨怪幻眇貨籍減動見獨技道解民倒懸緊綳綳進房開源節流炕暴空際勞歌洛陽伽藍記旅館麋角摸拟納節弄月吟風謙益敲冰索火起駕請日清散穹顯裙帔熱麻麻山峤石牓仕子孀單庶幸套語天來大豚豚微理寤寐先入為主校曹小陋襲凡蹈故席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