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開源節流的意思、開源節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開源節流的解釋

[broaden the sources of income and reduce expenditure;increase income and decrease expenditure] 發展生産,節省開支

詳細解釋

語出《荀子·富國》:“百姓時和、事業得叙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後以“開源節流”指開辟財源,節約開支。 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軍興十餘年,東南財賦之區,概遭蹂躪,開源節流,兩窮於術。” ********* 《事業管理與職業修養·關于工作與學習七》:“我們最近已有了相當的開源節流辦法。”《人民日報》1981.2.5:“圍繞着經濟調整這個中心任務,各行各業、各條戰線都有繁重的開源節流任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開源節流”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荀子·富國》,核心含義是通過開拓收入來源與節制開支來實現財政平衡。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荀子·富國》:“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荀子提出,國家富強需兼顧百姓生産(開源)與財政管理(節流),若隻注重賦稅征收(流)而忽視生産根基(源),将導緻民貧國弱。

三、用法與特點

四、實際應用

五、總結

該成語強調“增收”與“節支”的辯證統一,適用于從宏觀經濟到日常生活的廣泛場景。其核心理念至今仍是財務管理的黃金法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開源節流的意思

開源節流是一個成語,意味着通過積極開發資源和降低浪費來實現節約和提高效率。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開源節流的部首分别是“口”和“貝”,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開源節流”一詞最早出自于《史記·韓非子列傳》。韓非子在此篇中提到了“治天下其猶飲食也,開源而節流”。

繁體

繁體中的“開源節流”分别為 “開源節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開源節流的“開”字有兩種寫法,一種是類似今天的“田”字形狀,另一種則是類似現代的“口”字形狀。而“源”字大多數是類似現代的“水”字形狀,而“節”字保持較為一緻,類似于現代字體。

例句

1. 他善于開源節流,因此在經營上一直非常成功。

2. 公司提倡開源節流的理念,以減少資源浪費。

組詞

開源、節流、源泉、節省

近義詞

節約、勤儉、節支

反義詞

鋪張浪費、奢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