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萬劫 ”。
“萬刼”的正确寫法應為“萬劫”,是漢語成語“萬劫不複”的組成部分。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佛教概念
“劫”(原誤寫作“刼”)源于梵語“kalpa”,指世界從形成到毀滅的一個完整周期,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佛教中“一劫”時間極長,通常以億萬年計。
“萬劫”即“萬世”,形容時間跨度漫長到無法想象(參考)。
成語含義
“萬劫不複”字面意為經曆萬次劫難也無法恢複,現多比喻人或事物陷入無法挽回的境地,如重大錯誤或災難性後果。例如:“破壞生态平衡可能導緻萬劫不複的後果。”
二、使用注意
補充知識:佛教中的“劫”在不同經典中時間計算方式不同,例如《大智度論》提到一小劫約為1680萬年,而一大劫包含四中劫,共約13.44億年。
《萬刀》是一個漢字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萬和刀。它的筆畫數是12畫。
《萬刀》在古代漢字中表示“成千上萬的刀”。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數量衆多的刀具,通常用來形容刀子多、威力大。
《萬刀》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萬刀」。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而《萬刀》則是其中一個例子。在古代,它的寫法是「萬刃」。字形中的刀部分表示刀,而上面的「萬」是一個表示“很多”的數量詞。
1. 這把劍快如萬刀,讓人無法躲避。
2. 廟堂上鑄下了萬刀,以象征家族的權勢。
1. 千刀萬剮
2. 兩刀
3. 一刀兩斷
1. 千刀萬剮
2. 無數把刀
3. 無邊刀
1. 無刀
2. 空刀
3. 小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