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暮遲的意思、暮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暮遲的解釋

猶言不及時。 宋 蘇轼 《秋懷》詩之一:“便當勤秉燭,為樂戒暮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暮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暮遲”意為“猶言不及時”,即不珍惜時光、拖延或錯過時機。該詞由“暮”(傍晚,引申為時間将盡)和“遲”(緩慢、推遲)組合而成,強調在時間流逝中未能及時行動。

  2. 出處與文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蘇轼的《秋懷》詩之一:“便當勤秉燭,為樂戒暮遲。”此句以“秉燭夜遊”的典故,勸誡人們及時行樂,避免因拖延而錯過美好時光。

  3. 使用場景

    • 描述時間:多用于文學作品中,指傍晚或夜幕将臨的時刻,如“暮色遲來”。
    • 比喻意義:引申為事情進展緩慢、效率低下,或行動不及時,如“做事不可暮遲”。
  4. 注意事項
    “暮遲”屬于較生僻的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學或詩詞賞析。其近義詞包括“遲暮”“拖延”,反義詞如“及時”“迅捷”。

若需進一步了解蘇轼原詩的背景或詞語的詳細演變,可參考古籍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暮遲》的意思

《暮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太陽落山的時候開始昏暗漸晚。

拆分部首和筆畫

《暮遲》由部首日和部首用構成。

部首日(rì)有4畫,表示太陽、晝間。

部首用(yòng)有5畫,表示使用、采用。

來源和繁體

《暮遲》是一個古代漢字,起源于先秦時期的宋代《廣韻》。《暮遲》的繁體字為「暮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暮遲》的寫法稍有不同,「暮」一字中的「日」部分寫作「口囗」,而「遲」一字中的「日」部分寫成「兒」,整體稍顯複雜。

例句

1. 傍晚的時候,太陽落山了,天漸漸地暮遲了。

2. 暮遲的時刻,人們開始回家團聚,享受夜晚的安甯。

組詞

1. 暮色。例如:拂曉和暮色交替,代表了一個新的一天的開始和結束。

2. 暮年。例如:他已經步入了暮年,但仍然保持着對生活的熱情。

近義詞

黃昏、傍晚。

反義詞

清晨、黎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