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學膚受的意思、末學膚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學膚受的解釋

謂學問不求根本,淺嘗辄止,僅得皮毛。《文選·張衡<東京賦>》:“如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薛綜 注:“末學,謂不經根本;膚受,謂皮膚之不經於心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末學膚受”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總結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

源自東漢張衡的《東都賦》(一說《東京賦》),原文為:“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

用法

近義詞

例句


該成語強調治學需紮實深入,避免浮于表面。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末學膚受

末學膚受是一個成語,意為平素所學的一點皮毛知識。它由三個漢字組成,包括“末”、“學”和“膚受”。下面是對這個詞的詳細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末”字的部首是木(木字旁),它的筆畫數為4。 2. “學”字的部首是子(撇捺),它的筆畫數為8。 3. “膚受”組合中,“膚”字的部首是⺸(月字旁),它的筆畫數為6。而“受”字的部首是又(右邊的一部分),它的筆畫數為5。

來源

末學膚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文獻通考·詞解》中,書中對“末學膚受”解釋為“隻學過一點表面的知識”。在古代,人們對學問的要求非常嚴謹,這個成語用來批評那些隻有一點點知識的人,而以為自己已經學得很好了。

繁體

繁體字中,“末”字為“末”,“學”字為“學”,“膚受”組合為“膚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字的形狀有所不同。但是,“末”和“學”的形狀相對較為穩定,沒有太大變化。而“膚受”兩個字在古時的寫法分别為“膂”和“受”。

例句

1. 我對這門學科隻是末學膚受,還需要更加努力才能掌握。 2. 他的知識很片面,隻是末學膚受。

組詞

末學膚受沒有常見的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有:一知半解、淺嘗辄止、半桶水。

反義詞

反義詞有:精深全面、淵博廣泛、博覽群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