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豎豹尾的意思、豎豹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豎豹尾的解釋

(1).古代帝王屬車最後一乘建豹尾,故後以“豎豹尾”指建帝王之業。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三》:“《武昌記》曰:‘ 樊口 南有 大姥廟 。 孫權 常獵于山下,依夕,見一姥,問 權 :“獵何所得?”曰:“正得一豹。”母曰:“何不豎豹尾?”忽然不見。’ 應劭 《漢官序》曰:‘豹尾過後,執金吾罷屯,解圍。’天子鹵簿中,後屬車施豹尾于道路,豹尾之内為省中。蓋 權 事應在此,故為立廟也。”

(2).指建立大功業。《晉書·沉充傳》:“率兵臨發,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釋義,“豎豹尾”為古代儀仗制度術語,指在帝王或高官出行儀仗隊列末端豎立飾有豹尾的旗幟或槍戟,用以标識儀仗行列的終結,同時彰顯威儀。《後漢書·輿服志》記載:“大駕鹵簿,最後一車懸豹尾。”

該詞由三部分構成:“豎”為動詞,表直立動作;“豹尾”為複合名詞,指用豹尾制成的裝飾物。自周代起,豹尾便作為武官儀仗标識,《周禮·春官》載“建大常,十有二斿,熊虎為旗,鳥隼為旟,龜蛇為旐,全羽為旞,析羽為旌”,其中猛獸紋飾已具雛形。唐代将豹尾儀制規範化,《唐六典》明确記載三品以上武官可設豹尾槍兩支。清代《皇朝禮器圖式》更以圖文形式載錄豹尾槍形制,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網絡擴展解釋

“豎豹尾”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象征帝王之業
    源于古代帝王車駕的儀制:帝王屬車的最後一乘會懸挂豹尾作為标志(稱為“豹尾車”),因此“豎豹尾”被引申為建立帝王基業的象征。

  2. 建立大功業
    擴展含義指成就顯赫功績,常用于形容男性立志建功立業。例如《晉書·沈充傳》記載,沈充出征前對家人說:“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即表達此意。


二、典故與用法


注意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威風凜凜的樣子”,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建議以帝王功業為核心含義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寶月駁船蚩辱此恨綿綿單刀丹哥憚畏大域登池上樓點差典選都丞盒獨體娥輝仿格返樸歸真風塵之變高話歸櫂郭索骨醉畫派家父計蒙基墟巨搜勞銀六工六六理文毛鸷馬頭娘沒頭名義工資潘瀾攀留切換親祠清妥啓舷去時驅羊戰狼弱土三浄三鬣松三素雲山岡閃面史傳事途守門員水站淑貞填格子庭阙網站聞誦響和小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