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極艱險的境地。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楔子:“非是我貪,不是我敢,知他怎生喚做打參,大踏步直殺出虎窟龍潭。” 元 曾瑞 《醉花陰·懷離》套曲:“柳色濃,桃花謝,紅稀緑暗。想才郎常好是做得嚴,跳出這虎窟龍潭。”亦作“ 虎穴龍潭 ”。《封神演義》第七十回:“ 子牙 後有 李靖 ,大怒,駡曰:‘你是何等匹夫,焉敢如此猖獗!’搖戟直衝向前,抵住 孔宣 的刀。二将又戰在虎穴龍潭之中。”《水浒傳》第四一回:“ 宋江 便道:‘小可不才,自小學吏……感謝衆位豪傑,不避兇險,來虎穴龍潭,力救殘生。’”
“虎窟龍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如、5、6)。
《虎窟龍潭》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非常險惡的處境或地方。虎窟和龍潭分别代表危險和險惡,這個詞意味着陷入到極其危險或險惡的環境或境地中。
《虎窟龍潭》由虍、穴、龍、氵、潭五個部首組成。
虍的筆畫數為7,穴的筆畫數為5,龍的筆畫數為5,氵的筆畫數為3,潭的筆畫數也為15。
《虎窟龍潭》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用以形容人們常常陷入到危險或險惡的境地中。
《虎窟龍潭》的繁體字為《虎窟龍潭》。
在古時候,虎的寫法為虍,窟的寫法為穀,龍的寫法為龍,潭的寫法為壜。
1. 他面臨的困境就像是一個虎窟龍潭,難以逃脫。
2. 在這個案件中,她陷入了一個虎窟龍潭,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智慧才能擺脫困境。
1. 虎狼之勢
2. 龍飛鳳舞
3. 神龍見首不見尾
陷阱、危險境地、逆境
安全地帶、平靜環境、順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