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木梆的意思、木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木梆的解釋

用挖空的木頭做成的梆子。 曹禺 《雷雨》第三幕:“四周卻更顯得沉悶了,偶爾聽見幾聲青蛙叫和更夫的木梆聲,暴雨就快要來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木梆是漢族傳統打擊樂器,其名稱由"木"與"梆"兩個語素構成。"木"指制作材質,通常選用質地堅硬的棗木、紫檀木等;"梆"為拟聲詞,模拟敲擊空腔木器發出的聲響,二字組合準确描述了該樂器的物理特性與音響特征。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木梆特指"中間挖空的長方形木塊,以木槌敲擊發聲的響器"(來源:《漢語大詞典》第4卷)。

形制結構上,标準木梆長約25-40厘米,橫截面呈梯形設計,這種結構可使聲波在共鳴腔内形成多重反射,産生穿透力強的清脆音色。考古發現證實,早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就出土過陶制梆器原型,可見其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300年(來源:中國音樂文物大系)。

在應用場景方面,木梆曆經三個主要發展階段:①上古時期作為"擊梆巡夜"的報時工具,《周禮·夏官》記載"凡軍事,懸壺以序聚柝"的守城預警功能;②唐宋時期融入宮廷燕樂,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壁畫清晰描繪了樂工持梆演奏場景;③近代戲曲發展中将木梆改良為闆鼓,成為梆子腔系劇種的核心伴奏樂器(來源:中國戲曲志)。

現代語境中,木梆既保留着河北梆子、秦腔等傳統戲曲的伴奏功能,又被創新運用在《春節序曲》等民族管弦樂作品中。北京民族樂器廠至今仍沿用清代傳承的"掏膛定音"技藝,通過精确控制内腔容積來調節音高(來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關于“木梆”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結構

木梆(拼音:mù bāng)是一種古代響器,由挖空的木頭或竹子制成。其結構簡單,通過敲擊空心部分産生聲響,常用于傳遞信號。

二、主要用途

  1. 召集群衆:古代村落或集會時,通過敲擊木梆發出聲音,快速聚集人群。
  2. 巡夜報時:更夫夜間巡邏時使用木梆打更,兼具報時和警示作用。
  3. 報警功能:突發緊急情況(如火災、盜賊)時,木梆聲可傳遞警示信息。

三、文學與曆史記載

曹禺在話劇《雷雨》第三幕中提到:“更夫的木梆聲”,生動描繪了舊時夜晚的沉悶氛圍,側面反映木梆在民俗生活中的存在。

四、延伸含義

作為成語,“木梆”比喻行動遲緩或反應遲鈍的狀态。例如描述某人做事不利索,可說“像敲木梆一樣慢”。


以上信息綜合了詞典釋義、文學引用及文化延伸,更多細節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吧唧寶衢把頭邊魚冰壺秋月冰夷蒼華超類絶倫持危忡怅揣與叢叢脆繃丹海單句禱禳獨醉犯由烽煙哥升節過錢蠱事函使黑衣郞候駕花鳥使虎略騞分機房仔劇寇枯羸遼緬裡豪流滑柳媚花明論長說短賣約冒認煤耗恁人攀止迫小勤奮傷感上限上載删要牲石侍班四參厮混司疆素羽同源異派秃露相分崄闊小鞋西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