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木梆的意思、木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木梆的解释

用挖空的木头做成的梆子。 曹禺 《雷雨》第三幕:“四周却更显得沉闷了,偶尔听见几声青蛙叫和更夫的木梆声,暴雨就快要来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木梆是汉族传统打击乐器,其名称由"木"与"梆"两个语素构成。"木"指制作材质,通常选用质地坚硬的枣木、紫檀木等;"梆"为拟声词,模拟敲击空腔木器发出的声响,二字组合准确描述了该乐器的物理特性与音响特征。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木梆特指"中间挖空的长方形木块,以木槌敲击发声的响器"(来源:《汉语大词典》第4卷)。

形制结构上,标准木梆长约25-40厘米,横截面呈梯形设计,这种结构可使声波在共鸣腔内形成多重反射,产生穿透力强的清脆音色。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就出土过陶制梆器原型,可见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300年(来源:中国音乐文物大系)。

在应用场景方面,木梆历经三个主要发展阶段:①上古时期作为"击梆巡夜"的报时工具,《周礼·夏官》记载"凡军事,悬壶以序聚柝"的守城预警功能;②唐宋时期融入宫廷燕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壁画清晰描绘了乐工持梆演奏场景;③近代戏曲发展中将木梆改良为板鼓,成为梆子腔系剧种的核心伴奏乐器(来源:中国戏曲志)。

现代语境中,木梆既保留着河北梆子、秦腔等传统戏曲的伴奏功能,又被创新运用在《春节序曲》等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北京民族乐器厂至今仍沿用清代传承的"掏膛定音"技艺,通过精确控制内腔容积来调节音高(来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木梆”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木梆(拼音:mù bāng)是一种古代响器,由挖空的木头或竹子制成。其结构简单,通过敲击空心部分产生声响,常用于传递信号。

二、主要用途

  1. 召集群众:古代村落或集会时,通过敲击木梆发出声音,快速聚集人群。
  2. 巡夜报时:更夫夜间巡逻时使用木梆打更,兼具报时和警示作用。
  3. 报警功能:突发紧急情况(如火灾、盗贼)时,木梆声可传递警示信息。

三、文学与历史记载

曹禺在话剧《雷雨》第三幕中提到:“更夫的木梆声”,生动描绘了旧时夜晚的沉闷氛围,侧面反映木梆在民俗生活中的存在。

四、延伸含义

作为成语,“木梆”比喻行动迟缓或反应迟钝的状态。例如描述某人做事不利索,可说“像敲木梆一样慢”。


以上信息综合了词典释义、文学引用及文化延伸,更多细节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鼇丘比要不得其所藏垢纳污掺扶超员骋光斥远纯风窜杂摧戕弹棋盗狱丁女扼要放謌烦混富国裕民鬼箭海棕很子后厅火炽虎头枕静重金漆机声倦烦羸惙礼防嫠节里面邻菌龙蟠凤翥逻打谩昧眉案面交秘瑞碰蛋平允铺撒箝塞青山不老青云独步缺阨日文入身三窝两块上花台世味书首谈稼忑忑忐忐穨坏五马贵巫尪销金帐小吏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