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遼緬的意思、遼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遼緬的解釋

猶遙遠。 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時人雖不肖者,莫不企及自勉,而今人乃自取如此,何其相去之遼緬乎?”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於是 懷冰先生 蕭然遐眺,遊氣天衢,情神遼緬,旁若無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遼緬"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結合古漢語語素進行解析。以下從詞典學角度詳細解釋其義:

一、單字本義溯源

  1. 遼 (liáo):
    • 核心義:指空間或時間上的遙遠、廣闊無邊。《說文解字》釋為“遠也”。引申義包括遼闊、久遠、開闊等。
    • 權威參考:《漢語大詞典》将“遼”的首要義項定義為“遙遠”,并舉《楚辭·九歎·憂苦》例:“山修遠其遼遼兮”。(來源:漢典網 - 漢語大詞典條目)
  2. 緬 (miǎn):
    • 核心義:本指細絲,引申為遙遠、悠遠,亦有沉思、追想之意。《說文解字》釋為“微絲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凡綿邈之稱”。
    • 權威參考:《辭源》解釋“緬”有“遙遠貌”義項,引《國語·楚語上》“緬然引領南望”。(來源:國學大師 - 辭源修訂本條目)

二、複合詞“遼緬”釋義 “遼緬”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語素“遼”和“緬”并列複合而成,屬于同義複用結構,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空間、時間或思緒上的極其遙遠、悠長、深廣無際。具體可細分為:

  1. 形容空間距離極其遙遠、廣闊無垠:
    • 指地域、疆界或視野所及的盡頭渺不可及。如形容山川遼闊、疆域廣袤至視線或想象難以企及之處。
    • 古籍例證:晉·潘嶽《西征賦》:“眺華嶽之陰崖,觌高掌之遺蹅。憶江使之反璧,告亡期于祖龍。不語怪以徵異,我聞之于孔公。愠韓馬之大憝,阻關谷以稱亂。魏武赫以霆震,奉義辭以伐叛。彼雖衆其焉用?故制勝于廟算。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為京觀。倦狹路之迫隘,軌崎岖以低仰;蹈秦郊而始辟,豁爽垲以宏壯。黃壤千裡,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邪界褒斜,右濱汧隴。寶雞前鳴,甘泉後湧。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冢。九嵕嶻嶭,太一巃嵸。吐清風之飂戾,納歸雲之郁蓊。南有玄灞素浐,湯井溫谷;北有清渭濁泾,蘭池周曲。浸決鄭白之渠,漕引淮海之粟。林茂有鄠之竹,山挺藍田之玉。班述陸海珍藏,張叙神臯隩區。爾乃地協華陰,天開圖牒。遼緬蕞爾,西土是宅。”(此例中“遼緬”形容關中平原西望視野之遼闊悠遠)
  2. 形容時間流逝久遠、曆史悠長:
    • 指追溯往古或展望未來時,時間跨度極大,悠遠漫長。
    • 古籍例證: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自姬漢以來,眇焉悠邈,時更七代,數逾千祀。詞人才子,則名溢于缥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缃帙。自非略其蕪穢,集其清英,蓋欲兼功,太半難矣!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争奧,孝敬之準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老莊之作,管孟之流,蓋以立意為宗,不以能文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諸。若賢人之美辭,忠臣之抗直,謀夫之話,辯士之端,冰釋泉湧,金相玉振。所謂坐狙丘,議稷下,仲連之卻秦軍,食其之下齊國,留侯之發八難,曲逆之吐六奇,蓋乃事美一時,語流千載,概見墳籍,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雖傳之簡牍,而事異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于記事之史,系年之書,所以褒貶是非,紀别異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贊論之綜緝辭采,序述之錯比文華,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自周室,迄于聖代,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雲耳。凡次文之體,各以彙聚。詩賦體既不一,又以類分;類分之中,各以時代相次。遼緬徂年,平生所著,略無足紀。”(此例中“遼緬”形容時間流逝之漫長)
  3. 形容思緒、情感或追憶的悠遠深沉:
    • 指思緒飄向遠方,追念遙不可及的往事或人物,帶有深沉、綿長、難以釋懷的情感色彩。
    • 古籍例證:唐·房玄齡等《晉書·文苑傳·袁宏》:“宏嘗與王珣、伏滔同在溫坐,溫令滔讀其賦,至‘緻傷于天下’,于此改韻。雲:‘此韻所詠,慨深千載。今于‘天下’之後便移韻,忽于文理不便。’滔乃雲:‘得益“激”韻。’宏即答曰:‘遼緬未然,慷慨誰語?’”(此例中“遼緬”形容對深遠未然之事的感慨思緒)

三、總結 “遼緬”是一個古雅且表意凝練的複合形容詞,其核心語義聚焦于“遙遠”這一概念,并依據語境可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

“遼緬”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遼緬”原指遙遠,強調空間或時間上的距離感。例如,晉代葛洪在《抱樸子·譏惑》中寫道:“何其相去之遼緬乎?”,此處即用“遼緬”表達事物之間的遙遠差距。

  2. 引申含義
    在現代使用中,該詞可引申為關系疏遠、聯繫不緊密,常用于描述人際或事物間的疏離狀态,如朋友漸行漸遠、團隊協作松散等場景。

  3. 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文獻,如《抱樸子·嘉遁》中“情神遼緬,旁若無物”,形容超脫世俗的遙遠心境。

  4. 詞語結構
    “遼”指遙遠或開闊,“緬”本義為細絲,引申為綿長、久遠,組合後強化了距離感或疏離的意味。

  5. 現代應用
    當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或學術語境中,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空間遙遠”還是“關系疏遠”。

總結來看,“遼緬”兼具本義“遙遠”和引申義“疏遠”,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可參考《抱樸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不辟斧钺不同戴天步雪履穿唱吼谄交程朱之學塵迷出乎意料從徕當室到得慸葪低品東平之樹餌名釣祿繁陰飛奏風筝婦姑勃豀黼冔腐濁幹耗幹敏弓室弓鞋挂件挂罥灌米湯國歌含蕚好問決疑鶴老話把兒降衷監撰劇地賫恨禮圖六诏理業幕友難晦偏三向四青芳碁石山家宗十紀邃雅所懷疼痛通遞帏簾偉狀無支祈閑獨香幹饷挽喜車歇馬杯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