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候駕的意思、候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候駕的解釋

(1).迎候帝王。《魏書·李遐傳》:“ 莊帝 潛濟 河 北相會。 遐 既聞 榮 推奉 莊帝 ,遂開門謁候。仍從駕南渡,及 河陰 ,為亂兵所害,時年四十二。事寧……以候駕之功封 盧鄉縣開國伯 。”

(2).等候出行的車馬。《資治通鑒·魏元帝鹹熙元年》:“鎮西長史 杜預 言於衆曰:‘ 伯玉 其不免乎!身為名士,位望已高,既無德音,又不禦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責乎?’ 瓘 聞之,不候駕而謝 預 。”

(3).恭候大駕。等候對方來臨的敬語。 歐陽山 《苦鬥》五七:“人家是專門約定在 翁源 候駕的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候駕”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

一、基礎釋義

  1. 迎候帝王
    指古代臣子或民衆迎接帝王車駕的行為。例如《魏書·李遐傳》記載:“莊帝潛濟河北相會……以候駕之功封盧鄉縣開國伯。”
    例句:明代胡侍《扈駕郊壇陪祀》中“應有海神來候駕,南端非霧碧冥濛。”

  2. 等候出行的車馬
    指等待他人(尤其尊貴者)的車馬或行程。例如《資治通鑒·魏元帝鹹熙元年》提到“伯玉其不免乎……将何以堪其責乎?”
    例句:宋代高似孫《江強仲郎中送蟹》中“連日天街候駕歸,且呼酒對早梅飛。”

  3. 恭候大駕(敬語)
    現代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表示對他人來訪的尊敬與期待。例如:“我們已備好宴席,恭候大駕。”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現今使用頻率較低,更口語化的表達為“恭候光臨”或“等候莅臨”。若需引用古籍或體現莊重感時,可選用“候駕”。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候駕:詞義解釋

候駕(hòu jià)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等待上車或者等待乘坐交通工具,特指乘坐駕駛員駕駛的車輛。

候駕:拆分部首和筆畫

候駕這個詞由“人”和“馬”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人”部在候字的左邊,稱為偏旁部首,“馬”部則位于候字的右邊。候駕的筆畫數為11畫。

候駕:來源

候駕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源于對駕車行駛的等待。在古代交通方式主要依靠馬車的時候,人們常常需要等待駕車人員到達或者等候上車,乘坐駕駛員駕駛的車輛。因此,候駕這一詞語誕生了。

候駕:繁體

在繁體字中,候駕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候駕”。

候駕: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候駕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在篆書、隸書時期,候駕的字形仍然與現代字形相似,隻是筆畫稍有不同。

候駕:例句

1. 他站在公交車站候駕,等待着上班的交通工具。

2. 旅客們在機場候駕,準備搭乘飛機前往目的地。

候駕:組詞

1. 候車:等待乘坐交通工具。

2. 駕車:駕駛車輛。

候駕:近義詞

1. 等候:等待。

2. 等車:等待乘坐車輛。

候駕:反義詞

1. 開車:駕駛車輛行駛。

2. 上車:乘坐車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