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佥都禦史的意思、佥都禦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佥都禦史的解釋

[an official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官名。明代都察院設有此職,位在副都禦史之下

佥都禦史王用汲。——《明史》

詳細解釋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員,地位次于左右副都禦史。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老爺陞了僉都禦史,巡撫 江西 等處地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佥都禦史是明代監察體系中的重要官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機構設置

佥都禦史(qiān dū yù shǐ)是明代都察院下設的官職,分左、右兩職,官階正四品,地位低于正三品的左、右副都禦史。都察院為中央監察機構,與六部同級,主官為左、右都禦史(正二品),下設副都禦史和佥都禦史輔助管理。

二、職責與作用

  1. 監察職能:負責糾劾百官、巡察地方,類似現代紀檢監察部門,是皇帝的“耳目風紀之臣”。
  2. 巡撫加銜:明代常以右佥都禦史作為巡撫的加銜,強化地方監督權。

三、字義與讀音

四、典型人物與示例

《明史》記載的佥都禦史王用汲、張津等,均參與過重要監察事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的詳細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佥都禦史》的意思

《佥都禦史》是指古代官職中的一種,它指的是掌管地方治安和司法的官員。佥都禦史的職責主要是監察官吏的廉正和政績,以及處理地方各種案件。這個職位在古代中國曆史上非常重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佥都禦史》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來源和繁體

《佥都禦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官制。它是由三個獨立的詞組合而成,分别是“佥都”和“禦史”。其中,“佥”意為共同,集合,廣泛;“都”意為首都,中心;“禦”意為治理,掌管;“史”意為記錄,記事。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描述了一個官員的職位和職責。

在繁體字中,佥都禦史的寫法為「僉都禦史」,其中的「僉」音同「佥」,都為音同,「禦」和「史」的字形均有細微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佥都禦史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寫出來。例如,“佥”字旁的人形可以變成“亼”或“亽”形,但都保留了“丿”形的特點。

例句

《佥都禦史》作為一個官職在古代中國曆史上居于重要地位。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佥憲、都尉、禦史台、官禦

近義詞:同知、刺史、知府

反義詞:民衆、被告、受害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