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佥都禦史的意思、佥都禦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佥都禦史的解釋

[an official title in the Ming Dynasty] 官名。明代都察院設有此職,位在副都禦史之下

佥都禦史王用汲。——《明史》

詳細解釋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員,地位次于左右副都禦史。 清 李漁 《玉搔頭·分任》:“老爺陞了僉都禦史,巡撫 江西 等處地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佥都禦史是中國古代監察體系中的重要官職,始設于明代,隸屬于都察院。該官職全稱為“都察院佥都禦史”,品級為正四品,主要職責為協助左、右都禦史處理監察事務,參與彈劾官員、稽查六部文書、監督地方政務等具體工作。

明代佥都禦史常被外派為巡撫或總督,兼具中央監察與地方行政雙重職能。清代沿襲此制,但職權逐漸弱化,至雍正年間裁撤該職,其職能并入其他監察官職。從詞義角度分析,“佥”有“共同”“協同”之意,凸顯其作為都禦史副手的角色定位;“都禦史”則源于秦漢“禦史大夫”制度,體現監察體系的曆史延續性。

網絡擴展解釋

佥都禦史是明代監察體系中的重要官職,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與機構設置

佥都禦史(qiān dū yù shǐ)是明代都察院下設的官職,分左、右兩職,官階正四品,地位低于正三品的左、右副都禦史。都察院為中央監察機構,與六部同級,主官為左、右都禦史(正二品),下設副都禦史和佥都禦史輔助管理。

二、職責與作用

  1. 監察職能:負責糾劾百官、巡察地方,類似現代紀檢監察部門,是皇帝的“耳目風紀之臣”。
  2. 巡撫加銜:明代常以右佥都禦史作為巡撫的加銜,強化地方監督權。

三、字義與讀音

四、典型人物與示例

《明史》記載的佥都禦史王用汲、張津等,均參與過重要監察事務。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的詳細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表兄妹殘秋慘無人道朝策乘機承漿猝急丹林導纜器打張帝丘恩潤砐硪方鲠诽诽蜂媒蝶使豐腆葛紗弓韔宮妾官稷龜紗漢白玉紅頭文件煥绮昏曀講衆堅勁矯情自飾絞绡急火火景象伎女蠲豁龛剪口小良楛隸臣妾禮異綠慘紅愁名簿拈花微笑抛丸樸力噗噜噜悄悄讓棗推梨如同神宮誓省說白道緑術語四集沓冒瓦甂文衮悟境香菇像煞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