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東南。 秦 為 宜春苑 , 漢 為 樂遊原 ,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稱。 隋文帝 以曲名不正,更名 芙蓉園 。 唐 複名 曲江 。 開元 中更加疏鑿,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節遊賞勝地。參閱 唐 康骈 《劇談錄·曲江》、 宋 樂史 《太平寰宇記·關西道一·雍州》。
曲江池是位于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東南的著名曆史文化遺址,其名稱和内涵在不同曆史時期有不同演變:
秦漢時期
曲江池最初為天然池沼,秦代稱“隑洲”,秦始皇在此修建離宮“宜春苑”。漢代疏浚河流并開渠,修建“宜春後苑”和“樂遊苑”,漢武帝時期因水流曲折正式得名“曲江”。
隋唐時期
隋代将曲江納入大興城(唐長安城前身),改稱“芙蓉池”。唐代經唐玄宗大規模擴建,引黃渠水注入,水面達70萬平方米,恢複“曲江池”之名,成為皇家園林與公共遊覽勝地,以“曲江流飲”“雁塔題名”等典故聞名。
唐末至近代
安史之亂後逐漸衰敗,至唐末戰亂徹底荒廢,池水幹涸變為農田。
2008年,西安市重建曲江池遺址公園,占地1500畝,恢複水域700畝,融合秦漢與隋唐風貌,現為國家5A級景區,成為西安文化地标。
曲江池亦為元代雜劇名,講述鄭元和與李亞仙的愛情故事,改編自唐代傳奇《李娃傳》。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細節或景點信息,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西安市旅遊指南。
《曲江池》是指位于中國陝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區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泊,是西安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它是一個以人工湖泊為核心,周邊建有衆多花園、園林、文物建築群的大型風景區。
《曲江池》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康熙字典将其歸類為“水德旁”,表示與水有關的字,如江、河等。根據康熙字典,曲江池的拆分筆畫為12畫。
曲江池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隋朝時期的大業年間(609年-618年),當時這個地方是一片荒灘,而隋炀帝楊廣在此修建了曲江宮,宮殿後面是一片池塘,就是現在的曲江池。
曲江池的繁體字為「曲江池」,沒有任何變化。
在古時候,曲江池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和發展,古代的字形與現代的字形有一定的差異。然而,關于古時候曲江池的具體漢字寫法,沒有确切的資料記錄。
1. 在曲江池畔散步是一種享受。
2. 遊覽曲江池的人們都被其美景所吸引。
曲江池并沒有特别常見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地名,一般作為整體來使用。
曲江池的近義詞可以是曲江湖,因為池和湖都指的是水體。曲江池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一個特定地名,很難找到與之完全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