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磨砻的意思、磨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磨砻的解釋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壟”。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見其損,有時而盡。” 唐 黃滔 《書懷寄友人》詩:“此生如孤燈,素心挑易盡,不及如頑石,非與磨礱近。” 清 錢謙益 《保硯齋記》:“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貞焉。”參見“ 磨礱砥礪 ”。

(2).磨治。 漢 趙晔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陽為文梓,陰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規繩,雕治圓轉,刻削磨礱。”《太平廣記》卷三九八引 唐 張鷟 《朝野佥載》:“ 趙州 石橋甚工,磨壠密緻,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黃庭堅 《謝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黃玉印材》詩:“磨礲頑鈍印此心,佳人持贈意堅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滄溟見夢》:“ 愚山 適将往南山購石,見墓道間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贈朝鮮同志》詩:“江山錦繡三千裡,寳劍磨礱十萬橫。”

(3).磨練;切磋。 唐 劉禹錫 《酬湖州崔郎中見寄》詩:“磨礱老益智,吟詠閒彌精。” 宋 陸遊 《示友》詩:“學問更當窮廣大,友朋誰與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狀》:“先君日以師道磨礲學者,晝夜辨析,諄諄不懈。”

(4).折磨。 明 陸采 《明珠記·别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張鳳翼 《紅拂記·奇逢舊侶》:“數載飄零似轉蓬,為恩情多少磨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磨砻(mó lóng)是漢語中具有雙重語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工具本義與抽象引申義兩個層面解析:

  1. 工具本義

    據《漢語大詞典》解釋,“磨”指石制碾碎器具,“砻”為竹木制脫殼農具,二者合稱泛指谷物加工工具。這一釋義源于古代農耕文化,《天工開物》記載“稻谷去殼,先用砻破,再以磨碾”,反映其在傳統生産中的實際應用。

  2. 抽象引申義

    《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引申為“反複錘煉”的比喻義,既可指器物打磨(如“玉不琢不成器,劍不磨砻不利”),更常用于形容意志或技藝的磨練。北宋《朱子語類》載“學問須磨砻浸灌”,強調治學需持續精進的過程。該詞在成語“磨砻淬砺”中保留此喻,表達精益求精的治學态度。

  3. 文學應用

    詩詞中常取其動态意象,如唐代劉禹錫《砥石賦》“法似磨砻,久當成功”,喻指時間積累下的質變過程。這種用法在明清小說中演變為對人生曆練的文學化表達,如《醒世恒言》中“少年磨砻心性”之說。

網絡擴展解釋

“磨砻”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語境變化。以下為綜合解釋:

  1. 磨石
    指用于研磨的工具或材料。
    例:南朝梁元帝《金樓子》中“磨砻不見其損,有時而盡”,此處以磨石比喻事物的損耗。

  2. 磨治
    表示精細加工或雕琢的過程。
    例:漢代趙晔《吳越春秋》描述木材“刻削磨砻”,指對器物進行細緻打磨。

  3. 磨練;切磋
    引申為對品德、能力的鍛煉。
    例:唐代劉禹錫詩“磨砻老益智”,強調通過磨練增長智慧;宋代陸遊詩句“友朋誰與共磨砻”,則指學問上的切磋。

  4. 折磨
    含貶義,指身心遭受痛苦。
    例:清代錢謙益《保硯齋記》提及“磨砻比德”時隱含此意,需結合語境判斷。

其他補充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進一步辨析其細微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腤臢八分百琲百億爆谷暴吏暴坐标檢冰橋步雲恻怛長籲踔行大章車電量抵拒東讨西伐恩接發電赤番菜法雲地費心附綴鈎翼夫人遘遇館授黑窣窣鶴引禽伸化為灰燼或然鉸孔賈孫冏貳濟脫酒思鸠子口裡枯根瓓玕了幹律風冒混沒首凝竚且莫寝奪囚囊的軟溫溫褥子三節棍三頭兩面申救釋怨擡頭頭腦投順讬軀外像望子成龍銷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