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莫高窟的意思、莫高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莫高窟的解釋

俗稱“千佛洞”。在甘肅省敦煌市區東南25千米鳴沙山東麓。始建于公元366年,北魏、北周、隋、唐以至元代均有所修建。現存洞窟四百九十二個,壁畫總面積45萬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身。還有絹畫、刺繡等珍貴文物,數以萬計。與大同雲岡石窟和洛陽龍門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莫高窟是中國甘肅省敦煌市的一處佛教藝術聖地,以下是其核心解釋:

一、基本概況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距離敦煌市區約25公裡。始建于前秦時期(公元366年),曆經十六國、隋、唐、五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修建,現存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内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遺址。

二、核心價值

  1. 藝術成就
    以彩塑和壁畫聞名,融合了印度、希臘、波斯等多元文化元素,展現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演變。
  2. 曆史地位
    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樞紐,記錄了4-14世紀中外交流史。
  3. 文化遺産
    1961年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名錄。

三、名稱含義

“莫高”一詞來源尚無定論,一說指沙漠高處(“漠高窟”),另一說為梵語音譯,寓意“無與倫比的佛教聖地”。其别稱“千佛洞”源于洞窟内密集的佛像雕塑與壁畫。

四、保護與研究

藏經洞(第17窟)曾出土5萬餘件文物,涵蓋佛經、文書、絹畫等,但因曆史原因大量流失海外,現為敦煌學研究的核心對象。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敦煌研究院官網或世界遺産委員會對莫高窟的評估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二

《莫高窟》的意思

《莫高窟》是指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莫高鎮的莫高窟石窟群,也被稱為敦煌石窟。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之一,以豐富的佛教藝術石刻而聞名于世。

拆分部首和筆畫

《莫高窟》的拆分部首是“艹”,部首拆分為“艸”,字形中包含了“艹“部首的意思,表示與植物有關。由于“莫高窟”是一個地名,所以它的筆畫構成就是“艸”和“刀”。根據字典的查詢,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來源和繁體

《莫高窟》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地名莫高窟,也可稱為敦煌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産。繁體字中将“莫”寫作“墨”,将“高”寫作“髙”,将“窟”寫作“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對于《莫高窟》這個詞來說,古代寫法是非常相近的。在古代印章上,可以見到“莫”字的寫法是稍微扁平,字形更加簡潔;“高”字的寫法人們更注重表現出“高峻”的意象;“窟”字與現代寫法略有差異,字形更加扁平。這些寫法的變化與時代和書法風格有關。

例句

1. 我們計劃明天去敦煌遊覽莫高窟。

2. 這次拍攝莫高窟的紀錄片将會展示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組詞

莫高窟壁畫、莫高窟藝術、莫高窟石刻、莫高窟傳世之寶

近義詞

敦煌石窟、敦煌莫高窟

反義詞

其他地名、其他石窟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