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是中國甘肅省敦煌市的一處佛教藝術聖地,以下是其核心解釋: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距離敦煌市區約25公裡。始建于前秦時期(公元366年),曆經十六國、隋、唐、五代等10餘個朝代持續修建,現存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内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遺址。
“莫高”一詞來源尚無定論,一說指沙漠高處(“漠高窟”),另一說為梵語音譯,寓意“無與倫比的佛教聖地”。其别稱“千佛洞”源于洞窟内密集的佛像雕塑與壁畫。
藏經洞(第17窟)曾出土5萬餘件文物,涵蓋佛經、文書、絹畫等,但因曆史原因大量流失海外,現為敦煌學研究的核心對象。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敦煌研究院官網或世界遺産委員會對莫高窟的評估報告。
《莫高窟》是指位于中國甘肅省敦煌市莫高鎮的莫高窟石窟群,也被稱為敦煌石窟。莫高窟是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之一,以豐富的佛教藝術石刻而聞名于世。
《莫高窟》的拆分部首是“艹”,部首拆分為“艸”,字形中包含了“艹“部首的意思,表示與植物有關。由于“莫高窟”是一個地名,所以它的筆畫構成就是“艸”和“刀”。根據字典的查詢,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莫高窟》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地名莫高窟,也可稱為敦煌石窟,是世界文化遺産。繁體字中将“莫”寫作“墨”,将“高”寫作“髙”,将“窟”寫作“壴”。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對于《莫高窟》這個詞來說,古代寫法是非常相近的。在古代印章上,可以見到“莫”字的寫法是稍微扁平,字形更加簡潔;“高”字的寫法人們更注重表現出“高峻”的意象;“窟”字與現代寫法略有差異,字形更加扁平。這些寫法的變化與時代和書法風格有關。
1. 我們計劃明天去敦煌遊覽莫高窟。
2. 這次拍攝莫高窟的紀錄片将會展示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莫高窟壁畫、莫高窟藝術、莫高窟石刻、莫高窟傳世之寶
敦煌石窟、敦煌莫高窟
其他地名、其他石窟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