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末大必折的意思、末大必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末大必折的解釋

謂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幹。喻下屬權重,危及上級。《左傳·昭公十一年》:“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所謂末大必折,尾大難掉,尾同於體,猶或不從,況乎非體之尾,其可掉哉!”亦省作“ 末折 ”。《文選·陸機<五等諸侯論>》:“故世及之制,弊於彊禦;厚下之典,漏於末折。” 呂延濟 注:“厚封土地,則失於末大而本折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末大必折”是漢語中源自曆史典籍的成語,出自《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其核心含義指事物末端過于龐大沉重,必然導緻主體折斷,比喻下屬勢力過強或局部權力過大,最終會引發整體系統的崩潰。

從字義解析:

此成語常用于警示權力分配需主次分明,若輕重倒置則難以為繼。例如《魏書·禮志》曾用此語強調“強幹弱枝”的治國理念。宋代學者呂祖謙在《左傳詳說》中進一步闡釋:“猶木之枝葉茂,其根本必為所累”,以自然現象類比社會結構。

權威文獻如《漢語大詞典》(第2版)收錄該詞條,并标注其曆史用例。讀者可參考中華書局出版的《左傳注疏》或訪問國學導航(www.guoxue123.com)查閱原文及曆代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末大必折”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ò dà bì zhé(部分資料中發音為mò dà bì shé),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1. 字面意義:
    指樹木的枝梢過于粗大,主幹就會折斷。

  2. 比喻意義:
    比喻下屬權力過重或地方勢力過大,會威脅到上級或中央的權威,最終導緻危機。


出處與曆史背景


用法與示例


相關成語


“末大必折”通過自然現象隱喻權力結構中的隱患,強調中央與地方、上級與下屬之間的制衡關系,是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重要體現。如需更完整的曆史背景或例句,可參考《左傳》原文或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半開化把戲出落杵頭大椿大荒落澹足道冠敵國通舟東風入律鬥斛頓廢風颿覆軍殺将婦業庚齒彀率苟求規勉詭讬國際共管海水聲速薅刀黑古董畫等號黃紙劄慁慁講聞驕行稼軒長短句繼迹警伯經業積邪林闾落湯螃蟹路遇梅風魔術師木齒木樵逆道蹡蹡濟濟遷削青鴛瓦楸陌确信容系撒花升平射鴨師模恕不奉陪說條念款談兵貪贜枉法騰踯玩治嗡嗡烏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