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鬥斛的意思、鬥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鬥斛的解釋

(1).鬥與斛。兩種量器。亦泛指量器。十鬥曰斛。《莊子·胠箧》:“為之鬥斛以量之,則并與鬥斛而竊之。” 漢 趙晔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調權衡,平鬥斛。”

(2).形容少量、微薄。 唐 韓愈 《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師,以求鬥斛之祿,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

(3).借指少量糧食。《宋書·吳喜傳》:“朝廷乃至鬻官賣爵,以救災困,鬥斛收歛,猶有不充。”《續資治通鑒·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災傷之處,州縣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廂軍。但據所有鬥斛,救濟農民,俟向後稍豐,使各復舊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鬥斛”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用法說明:

一、基本釋義

  1. 量器單位
    指古代的兩種容量單位,“鬥”與“斛”。十鬥為一斛,主要用于稱量糧食。例如《莊子·胠箧》中提到:“為之鬥斛以量之,則并與鬥斛而竊之。”

  2. 形容少量、微薄
    引申為形容事物數量極少或價值微小。如韓愈《祭十二郎文》中寫道:“以求鬥斛之祿”,指微薄的俸祿。

  3. 借指少量糧食
    在部分文獻中直接代指糧食,例如《吳越春秋》中提到“平鬥斛”,即調整糧食量器的公平性。


二、成語用法

“鬥斛”作為成語時,比喻雙方勢均力敵,争鬥難分勝負。這一含義源自古代用鬥斛衡量事物的公平性,後演變為形容實力相當的對抗狀态。例如:“兩人棋逢對手,如鬥斛般難分高下。”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例句

  1. 《淮南子·泰族訓》:“江海不可鬥斛也。”——形容江海的浩瀚無法用鬥斛衡量。
  2. 管糧需公平,“縱鬥斛、踢斛”會導緻民怨。——強調量器使用的公正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度量衡制度,可參考《莊子》《吳越春秋》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鬥斛》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量量貨物的多少。它的拆分部首是“鬥”和“斛”,其中“鬥”是上部分的部首,而“斛”是下部分的部首。根據筆畫數量來看,“鬥”有4畫,“斛”有11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業交易,鬥斛是用來衡量糖、鹽等商品重量的一種器具。在繁體字中,“鬥斛”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形式。 古時候,用簡化字之前,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是“鬬斛”。拆分部首“鬬”表示争鬥、争奪的意思,而“斛”則表示衡量貨物的容量單位。這個詞在古代的用法主要指商業交易中的計量單位和量器。 以下是一些關于《鬥斛》的例句: 1. 我們用鬥斛來衡量這些貨物的重量。 2. 他拿着鬥斛把米量了出來。 3. 這件商品的價值可以用鬥斛來衡量。 與《鬥斛》相關的組詞有:鬥量、兩鬥三升。 近義詞:石斤、石錘(都是古代計量單位,用于衡量貨物)。 反義詞:鬥量、鬥衡(表示計量貨物的動作或單位)、一鬥半斤(表示數量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