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廢的意思、頓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廢的解釋

猶廢棄。 漢 王充 《論衡·治期》:“人君不肖則道德頓廢,頓廢則功敗治亂。”《三國志·吳志·甘甯傳》:“舟船戰具,頓廢不脩,怠於耕農,軍無法伍。”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一月·冬至》:“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傳自 正統 己巳之變,此禮頓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來理解,主要用于書面語境。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本義:突然停止或廢止

    • “頓”在此處表示“立刻”、“忽然”、“一下子”的意思;“廢”表示“停止”、“廢止”、“放棄”。
    • 組合起來,“頓廢”指某種行為、活動、狀态或事物突然間、徹底地停止、中斷或廢棄。
    • 示例:
      • 工作因故頓廢。(工作因為某種原因突然停止了。)
      • 計劃中途頓廢。(計劃進行到一半突然廢止了。)
      • 學業不幸頓廢。(學業不幸突然中斷了。)
  2. 引申義:荒廢、棄置

    • 由“停止、廢止”引申,可以指事物因被停止使用或維護而處于荒廢、棄置的狀态。
    • 示例:
      • 園圃頓廢。(園圃荒廢了。)
      • 舊制頓廢。(舊的制度被廢棄了。)
      • 技藝頓廢。(技藝荒疏了。)

語法與用法特征:

權威參考來源:

關于“頓廢”的詞義解釋,主要參考了以下權威漢語工具書(因要求提供真實有效鍊接,但詞典資源通常需訂閱或購買實體書,此處僅列出來源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頓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廢棄、荒廢
    指事物或行為被突然中止或徹底放棄。例如《論衡·治期》中提到“道德頓廢”,即道德體系被廢棄。
    古籍例證:

    • 漢·王充:“人君不肖則道德頓廢,頓廢則功敗治亂。”
    • 清·潘榮陛:“傳自正統己巳之變,此禮頓廢。”
  2. 中途中斷、無法繼續
    作為成語使用時,強調事情進行到一半突然停滞,導緻無法完成。例如計劃、工程等因意外中斷。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與結構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書面語境。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中斷”還是“徹底廢止”。如需更多古籍例證,可參考《論衡》《三國志》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旨順情抱痛卑躬屈節扁擔花不虧出動彈曲電冰櫃頂毛鳳鞋負處國庫券孤注還許後隊回執禍生肘腋互助會腳凳驕躁急處從寬雞刀節節勝利急瀾精苦就車積帙侃大山磕擦刻度口不二價鹍柱蘭苕拉下臉兩般鄰幾路程碑媒婆蹑腳蹑手凝笑譨譨瓯脫畔逆飄飍蘋末乞米乞米帖棄天下肉食者鄙上甲生卷盛茂神契詩仙碩大無朋説诨經肅倡痛斥衛助無事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