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驕縱的品性行為。《晏子春秋·問上七》:“上無驕行,下無諂德。” 漢 劉向 《說苑·正谏》:“民多諱言,君有驕行。”
(2).以雄健姿态行進。 唐 李白 《陌上贈美人》詩:“駿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雲車。”
“驕行”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不同文獻及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指傲慢放縱的品行或舉動,常用于描述上位者或統治者不端的行為。
形容馬匹或人行動時姿态昂揚、充滿力量。
兩義項分别從道德批判和姿态描寫兩個角度展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描述人時多取第一義,而形容馬或自然景象時可用第二義。
驕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人驕傲自滿地行走或行動。它由"骨"和"行"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骨",屬于漢字的部首之一,表示與身體骨骼有關的意義。
筆畫:驕行共包含12畫。
來源:驕行的意思最早見于《*********》一書,後來逐漸流傳開來。
驕行的繁體字是「驕行」。
古時候,驕行的寫法為「驕行」或「驂行」,其中「驕」在古代漢字中有驕傲自滿的意思,“驂”則有驕傲自滿地行車的意思。
1. 他驕傲地驕行在街上,仿佛整座城市都屬于他。
2. 這個團隊的成績出色,驕傲自滿的他們驕行在公司走廊上。
1. 驕傲自滿:形容人自以為了不起,不謙虛。
2. 驕奢淫逸:形容人過于奢華、放蕩。
3. 剛愎自用:形容人固執己見,不聽勸告。
近義詞:驕傲、自滿、得意。
反義詞:謙虛、低調、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