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密勿的意思、密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密勿的解釋

(1).勤勉努力。《詩·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謂“ 魯 ‘黽勉’作‘密勿’。”《漢書·劉向傳》:“君子獨處守正,不撓衆枉,勉彊以從王事……故其詩曰:‘密勿從事,不敢告勞。’” 顔師古 注:“密勿,猶黽勉從事也。” 南朝 梁 沉約 《劉領軍封侯诏》:“内參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勞,誠力備盡。”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櫝斂兵革,天清地謐,日進昌言,從容密勿,開建國本,情忠力悉。” 清 顧炎武 《乾陵》詩:“彌縫由密勿,迴斡賴元功。”

(2).機要;機密。《三國志·魏志·杜恕傳》:“與聞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懇懇憂此者乎?” 唐 李德裕 《謝賜讓官批答狀》:“承訏俞之命,或慮闕遺;奉密勿之機,實憂不逮。” 明 黃瑜 《文淵閣銘》:“ 永樂 初,命侍讀 解縉 等七人,入掌密勿。”《詩刊》1977年第3期:“忘身參密勿,忠黨樹儀刑。”

(3).指機要之職。 宋 王禹偁 《懷賢詩·王樞密》:“文學中甲科,風雲參霸府。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強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密勿”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相關出處:

一、基本含義

  1. 勤勉努力
    源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其中“黽勉”在魯詩中寫作“密勿”。後引申為勤勉、盡心盡力,如《宋書·劉穆之傳》中“密勿軍國,心力俱盡”。

  2. 機要、機密
    多用于形容國家政務或重要事務的隱秘性,如《三國志·魏書·杜恕傳》“與聞政事密勿大臣”,唐代李德裕《謝賜讓官批答狀》亦提到“奉密勿之機”。

  3. 指機要職位
    如明代黃瑜《文淵閣銘》中“入掌密勿”,指擔任朝廷機要職務。

二、詞源與演變

三、注意事項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暗中阻止”義,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以古代文獻釋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密勿

密勿是一個詞,意思是保密、不洩露。該詞的拆分部首是宀 (mian),勿 (wu),具有8個筆畫。這個詞來自漢語,它的繁體字為 密勿。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密勿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是 密勿 or 密行 or 密著 等等,因為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有一些字形發生了變化。

下面是一些例句:

1. 他非常重視保密工作,始終對他人保持密勿。

2. 在國家安全領域,保持絕密是密勿的基本原則。

組詞:
1. 密碼:用于保護信息安全的一種編碼方式。
2. 密函:加以保密的信件。
3. 密謀:秘密策劃或商議。
4. 保密:防止信息洩露。
5. 機密:特别秘密的事情或文件。

近義詞:
1. 保密:對信息或行動保持機密。
2. 秘密:不公開的或僅對少數人知道的事情。
3. 保守:對秘密保持緘默。

反義詞:
1. 公開:不對信息或行動進行保密。
2. 洩密:意外或故意地洩露秘密信息。
3. 公開化:使事情對公衆可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