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勿的意思、密勿的详细解释
密勿的解释
(1).勤勉努力。《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谓“ 鲁 ‘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 南朝 梁 沉约 《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
(2).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恳恳忧此者乎?”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明 黄瑜 《文渊阁铭》:“ 永乐 初,命侍读 解縉 等七人,入掌密勿。”《诗刊》1977年第3期:“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
(3).指机要之职。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强御。”
词语分解
- 密的解释 密 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不公开,不公开
- 勿的解释 勿 ù 副词,不,不要:请勿动手。勿谓言之不预(不要说没有预先说过)。 笔画数:; 部首: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密勿”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言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
本义:勤勉努力
- 这是“密勿”最核心的含义。它形容做事勤勉恳恳、不辞辛劳、尽心尽力。
- 来源依据:此释义为历代权威辞书所公认,是理解该词的基础。
- 文献例证:
- 《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 这里“密勿”即勤勉之意,与“黾勉”同义 。
- 南朝梁·沈约《为武帝与谢朏敕》:“密勿台阁,历载不渝。” 亦指勤勉供职。
-
引申义:机要、机密
- 由“勤勉”之意,特别是在处理国家重要事务时的勤勉,引申指机密的、重要的政务或职务。常与“枢机”等词连用或对应。
- 来源依据:此引申义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尤其在描述朝廷重臣职责时。
- 文献例证:
-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李丰)常众论天下士。及得(杜)恕,甚奇之,遂与参政事,密勿之选,至乃父子兄弟相与,皆其流也。” 此处“密勿之选”指参与机密重要事务的人选 。
- 《晋书·纪瞻传》:“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劳无负鼎,口不商歌,横逢大运,频烦饕窃。遂总括百揆,密勿台阶。” “密勿台阶”指在朝廷重要职位上处理机要事务。
-
词源与构成
- “密勿”是一个连绵词(或称联绵词)。连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可分割解释。常见的连绵词如“彷徨”、“逍遥”等。
- “密勿”与“黾勉”(mǐn miǎn)、“僶俛”(mǐn miǎn)音近义通,都表示努力、勉力的意思,属于同一词族的不同书写形式。
- 来源依据:语言学研究和权威古汉语词典对此均有说明。
-
现代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密勿”已非常罕用,属于典型的书面语和古语词。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引用古文或创作具有古风色彩的文学作品时。
- 其含义基本保留“勤勉努力”的古义,而“机要”的引申义在现代语境中几乎不再使用。
-
同义词与关联词
- 同义/近义:黾勉、勤勉、努力、尽力、劬劳、夙夜匪懈。
- 关联(引申义):机要、枢机、机密、帷幄。
“密勿”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连绵词,其核心含义是勤勉努力。在古代文献中,它常用来形容为政者或士人勤勉于王事、国事。由此核心义,又引申指处理机密重要的政务或职务。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书面语和古语词范畴。理解其含义需结合古代语境和文献用例。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权威汉语工具书)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汉书》(班固,东汉历史著作)
- 《三国志》(陈寿,西晋历史著作)及裴松之注
- 《晋书》(房玄龄等,唐代官修史书)
- 连绵词相关语言学论述(如王力《古代汉语》等)
网络扩展解释
“密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相关出处:
一、基本含义
-
勤勉努力
源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其中“黽勉”在鲁诗中写作“密勿”。后引申为勤勉、尽心尽力,如《宋书·刘穆之传》中“密勿军国,心力俱尽”。
-
机要、机密
多用于形容国家政务或重要事务的隐秘性,如《三国志·魏书·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唐代李德裕《谢赐让官批答状》亦提到“奉密勿之机”。
-
指机要职位
如明代黄瑜《文渊阁铭》中“入掌密勿”,指担任朝廷机要职务。
二、词源与演变
- 通假现象:古文中“密勿”与“黽勉”通假,均表勤勉义(、5、6、7均提及)。
- 语境差异: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如“密勿从事”侧重勤勉,“密勿大臣”则多指参与机密事务。
三、注意事项
部分现代解释(如)提到“暗中阻止”义,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以古代文献释义为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鹇八隅鞞鞛笔毫虿介尘饭涂羹城市生态系统侈欲逮引憺憺盗采倒台调取端静乏绝发帘防堵肥劲汾水游佛像戆眼子灌尊海产红帮圜狴僭词齎敕激抮科杖乐孜孜量气刘琨流形流悦梨云梦愍念赧怒柅柅逆种楩椁普及钦不定清论屈才祛禳人家肉芽笘籥摄判耍话伟德文律无奇不有乡语邪念写字夕改奚蠡辛俸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