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傲的意思、寄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傲的解釋

寄托曠放高傲的情懷。 晉 陸雲 《逸民賦》:“眄清霄以寄傲兮,泝淩風而頽歎。”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唐 司空圖 《連珠》:“苟慚白首而待聘,不若 滄洲 而寄傲。” 宋 陸遊 《休日留園中至暮乃歸》詩:“盡道官身屬太倉,未妨寄傲向林塘。” 明 汪廷讷 《獅吼記·赤壁》:“幽栖處,喜二客從予寄傲。鬥酒藏家,鱸魚歸網,怎不向江頭遐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ì ào,意為通過某種方式(如詩文、生活态度等)寄托曠達、高傲的情懷或志向。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1.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以簡樸生活寄托超脫世俗的傲骨()。
  2. 陸雲《逸民賦》
    “眄清霄以寄傲兮,溯淩風而頹歎。”
    ——通過仰望天空抒發高潔志向()。
  3. 陸遊詩句
    “盡道官身屬太倉,未妨寄傲向林塘。”
    ——表達對官場的疏離與隱逸情懷()。

三、用法與語境


四、文化内涵

“寄傲”反映了中國傳統文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強調在物質條件受限時,仍能通過内在修養保持人格的獨立與高傲。這一思想與道家“逍遙”、儒家“安貧樂道”有相通之處。


五、近義表達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原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傲》的意思

《寄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寄托情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宀(寶蓋頭部)+ 人(人)
筆畫:19畫

來源和繁體

《寄傲》源自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在小說中,寄傲被用作一個人物的名字,而後人将其作為詞語廣泛應用。

繁體字為「寄傲」。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規則,「寄傲」的字形為「寄奡」。這種寫法是在簡化過程中出現的,早期漢字的形狀較為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今天的簡化字形。

例句

1. 他寫下了一首詩,把心中的思念寄傲在字裡行間。

2. 每當我心情低落時,我會寄傲在音樂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