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廪粟的意思、廪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廪粟的解釋

亦作“廪粟”。1.公家庫藏之糧。《韓非子·外儲說右上》:“於是反國發廩粟以賦衆貧,散府餘財以賜孤寡。”

(2).特指公家供給官吏和在學生員的糧食。 唐 韓愈 《進學解》:“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

(3).謂食廪。 明 劉基 《沙班子中興義塾詩序》:“廪粟之外,無他用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廪粟”是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公家糧倉的糧食
    指國家或官府儲備的糧食,如《韓非子·外儲說右上》記載:“發廪粟以賦衆貧”,即開倉赈濟貧民。

  2. 官吏與學生的俸祿
    特指官府供給官員和在學生員的糧食,如韓愈《進學解》中“歲靡廪粟”,描述官員俸祿來源。

  3. 食廪制度
    指通過領取官府糧食維持生計,如明代劉基提到“廪粟之外,無他用心”,強調依賴官方供給。


二、語境與用法


三、延伸解析

“廪”本義為糧倉(《說文解字》稱“谷所振入”),後衍生出“俸祿”含義;“粟”泛指糧食,組合後強調官方供給性質。該詞常見于古代文獻,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向倉儲、俸祿還是制度。

如需進一步探讨文獻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韓非子》《進學解》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廪粟的意思

《廪粟》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國家或朝廷儲存的糧食。廪指朝廷的倉庫,粟指谷物、糧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廪粟》的拆分部首為“艮”和“米”,其中“艮”作為部首,表示它的字形特征;“米”作為形聲字旁,起到提示字義的作用。拼音為lìn sù。

來源

《廪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在古代,廪粟被視為國家重要的財富和糧食儲備,用于對抗自然災害和養活官員、軍隊等。這個成語在儒家經典《周禮》中有所記載,被用來形容國家良好的管理和豐富的糧食儲備。

繁體

《廪粟》的繁體寫法為「廩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中,廪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古代形為「粦」,廪的下面有一個表示貯存的符號。而粟的古代寫法為「糁」。

例句

1. 國家的廪粟儲備豐富,可以保障人民的糧食供應。

2. 在明代,皇室的廪粟由專人管理,以供養皇室成員。

組詞

廪官、廪吏、廪倉、豐廪

近義詞

國庫

反義詞

匱乏、空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