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日之光。喻天子之恩泽。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不悟旻灵拂采,霄景汰色。” 胡之骥 注:“旻,旻天;灵,宠光也。”
“旻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核心解释
“旻灵”指“天日之光”,常比喻天子之恩泽。其中“旻”本义为秋天或天空(《说文解字》中“旻,秋天也”),而“灵”则与神灵、威灵等抽象概念相关。
构成解析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文中“不悟旻灵拂采,霄景汰色”一句,以“旻灵”喻帝王恩宠之光。
作为名字时,“旻灵”寓意虚怀若谷、聪慧敏捷,但需注意此用法与原始词义的差异。
常见关联词包括“生灵涂地”“慧心灵性”等,多与自然、灵性相关。
若需进一步考证文献或了解名字学应用,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
《旻灵》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天空的明亮和灵动。
《旻灵》的部首是日字旁,总共包含了7个笔画。
《旻灵》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诗经·小雅·旻宫》中的一句诗:“旻宫既庆,旨酒思濯。”意为“天空明亮,美酒如澄”。后来,人们把旻宫解释为天空,进而衍生出了《旻灵》这个词。
繁体字形为「旻靈」。
古代对《旻灵》的写法稍有不同,使用的是「旾靈」这两个字。
1. 天空中的旻灵星光熠熠。
2. 水面上倒映着旻灵的太阳。
3. 这幅画通过色彩的运用,表现出旻灵的美丽。
1. 旻宫(古代宴会、祭祀场所)
2. 旻天(明亮的天空)
3. 灵动(形容生动活泼)
4. 灵气(形容充满活力和灵性)
1. 明亮
2. 灿烂
3. 萦绕
1. 黯淡
2. 阴暗
3. 沉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