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小。 王念孫 《讀書雜志·漢隸拾遺》:“於蔑陋者,於音烏,歎詞也。蔑陋,謂鄙小也。《漢書·韋元成傳》雲:‘於蔑小子。’與此‘於蔑陋’同義。”
“蔑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析,主要依據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分為以下兩類:
根據現代詞典釋義,“蔑陋”形容言辭或行為卑劣、卑鄙。其核心在于強調言行低下且突破道德底線,常用于批判品德惡劣或缺乏基本道德準則的人或行為。例如:“他的手段極其蔑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在古籍中,“蔑陋”多指“鄙小”,即卑微、粗鄙之意。例如:
需注意語境差異:現代語境側重道德評價,而古代用法更偏向客觀描述微小或粗簡的狀态。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蔑陋(miè lòu)是一個形容詞,意為極其丑陋、惡心或讓人厭惡。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艹」和「阝」,其中「艹」表示與植物有關,「阝」表示與地位或建築有關。根據筆畫計算,「蔑陋」共有11個筆畫。
「蔑陋」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列子·鄉善》一篇。在繁體字中,「蔑陋」的寫法為「蔑婁」。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也有一些變體寫作「篾陋」。
以下是一些使用「蔑陋」的例句:
1. 這個街角的建築非常蔑陋,需要進行翻新。
2. 這幅畫展示了蔑陋的現實,引起了觀衆的強烈反感。
「蔑陋」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
1. 蔑陋丑惡(形容非常丑惡或惡心)
2. 蔑陋行徑(形容令人厭惡的行為)
一些近義詞包括:丑陋、惡心、糟糕、可憎。
相反的詞有:美麗、迷人、令人愉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