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筆直書的意思、奮筆直書的詳細解釋
奮筆直書的解釋
奮筆:提起筆來。指精神昂揚地揮筆快速書寫。同“奮筆疾書”。
詞語分解
- 奮筆的解釋 .秉筆直書,直言不諱。《國語·魯語上》:“臣以死奮筆,奚啻其聞之也!”《南齊書·文學傳·丘巨源》:“而中書省獨能奮筆弗顧者,唯有 丘巨源 。”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台省·言官劾父》:“臺諫在事,遇
- 直書的解釋 據實書寫。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盡而不污,直書其事。” 唐 元稹 《進田弘正碑文狀》:“臣所以效 馬遷 史體,叙事直書,約 李斯 碑文,勒銘稱制。” 馮自由 《辛亥革命興中會時期之革命
網絡擴展解釋
“奮筆直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形容書寫時筆力雄健、字迹挺拔,充滿激情與力量。既可指文筆風格剛勁有力(如書法或寫作),也可比喻人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态。
二、成語結構
由四字構成:
- 奮:努力、振作;
- 筆:書寫工具;
- 直:筆直、挺拔;
- 書:書寫行為。
整體通過動作與狀态結合,強調書寫時的力度與氣勢。
三、出處與演變
- 最早記載:一說源自《漢書·藝文志》,描述東漢書法家王羲之的筆法特點;
- 文學引用:清代小說《醒名花》第十四回以“奮筆直書,如行雲流水”形容文思敏捷、筆力俊爽。
四、用法與示例
- 近義詞:與“奮筆疾書”可互換使用,但“直書”更強調筆力挺拔,“疾書”側重速度迅捷;
- 現代例句:
- 古代場景:“賢侄奮筆直書,珠玑錯落”(《醒名花》引用);
- 現代場景:“他一有空便奮筆直書,完成工作報告”。
五、延伸含義
除了字面書寫意義,還可隱喻人在行動或思想上的果敢與堅定,如形容“勇往直前的奮鬥姿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奮筆直書是一個成語,表示寫字或書寫語言時直截了當,毫不拖延或拖泥帶水。下面是關于奮筆直書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奮:奔(奴)部,5畫
筆:竹(⺮)部,3畫
直:目(⺧)部,8畫
共計16畫
來源:
奮筆直書出自《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中的一句話:“責令戒毋令儒擾(遊離)族人,楚在夏園,諸侯歸告以兵。秦無重器械,不力車馬具,不甲兵,不勒粟,不歸報君。”這句話形容當時的行文簡潔直截了當,沒有廢話。後來被引申為寫字、書寫時也應該直截了當。
繁體:
奮筆直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奮筆直書
例句:
他的文章總是奮筆直書,語言簡練,一目了然。
組詞:
奮發、奮鬥、書法、直率、直觀
近義詞:
豪放不羁、爽快利落
反義詞:
拖泥帶水、言不由衷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