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撄的意思、扪撄的詳細解釋
扪撄的解釋
摸索觸及。《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唐 王洙 《東陽夜怪錄》:“但覺風雪透窗,臊穢撲鼻。唯窣颯如有動者,而厲聲呼問,絶無由答。 自虛 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捫攖。”
詞語分解
- 扪的解釋 扪 (捫) é 按,摸:扪心自問。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撄的解釋 撄 (攖) ī 接觸,觸犯:撄怒。撄其鋒。 擾亂,糾纏:“不以人物利害相撄”。撄甯(道家所追求的一種修養境界,指心神甯靜,不被外界事物所擾)。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扪撄"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其含義需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單字的本義及古籍用例來理解:
一、單字釋義
- 扪 (mén)
- 本義:撫摸、按住。《說文解字·手部》:“扪,撫持也。從手,門聲。”段玉裁注:“撫持者,摩挲之也。”
- 引申義:執持、觸摸、摸索。如《詩經·大雅·抑》:“莫扪朕舌。”意為“沒人按住我的舌頭(不讓我說話)”。
- 撄 (yīng)
- 本義:接觸、觸犯、擾亂。《說文解字·手部》:“撄,迫也。從手,嬰聲。”段玉裁注:“逼迫者,以力相脅也。”
- 引申義:纏繞、幹擾、遭受。如《孟子·盡心下》:“虎負嵎,莫之敢撄。”意為“老虎背靠山角,沒人敢去觸犯它”。
二、複合詞“扪撄”釋義
“扪撄”由“扪”(撫摸/按住)和“撄”(接觸/擾亂)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
- 直接接觸、觸及:強調身體或精神上的觸碰。
- (主動)去接觸、去擾動:帶有主動施加影響或幹預的意味。
- (被動)被接觸、被擾亂:指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或幹擾。
三、古籍用例與語境義
“扪撄”最著名的用例見于道家經典《莊子》:
- 《莊子·在宥》: “女慎無撄人心…偾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汝慎無撄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刿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俛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偾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故曰:無扪撄人心,則天下不铄矣。”
- 釋義與語境:莊子在此處強調統治者應“無為而治”,告誡不要人為地去擾動、幹預、擾亂人心。人心本就難以捉摸、變化無常(“排下而進上”、“熱焦火”、“寒凝冰”),如果強行去接觸、控制、擾亂(即“扪撄”)它,隻會導緻天下混亂(“铄”)。這裡的“扪撄”非常精準地表達了主動去觸碰、幹擾、攪動(人心)的意思,帶有強烈的負面幹預色彩。
四、總結
“扪撄”是一個古語詞,其含義側重于接觸、觸及、擾動、擾亂。它強調一種主動或被動的觸碰行為,尤其指對難以掌控的事物(如人心)進行幹預,常帶有擾亂、打破原有狀态的負面含義。其最經典的用法見于《莊子·在宥》,用以表達對人心進行人為幹預的危害性。
主要參考來源:
-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著):提供了“扪”與“撄”單字的本義訓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說文解字》)
- 《莊子·在宥》 (戰國·莊周及其後學著):提供了“扪撄”一詞的經典語境和用例。(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莊子》)
網絡擴展解釋
“扪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扪撄(拼音:mén yīng)指摸索觸及,即通過觸摸試探性地接觸某物。該詞由“扪”與“撄”組合而成:
- 扪:本義為“執持”“撫摸”,如《說文解字》釋為“撫持也”,《史記》中亦有“扪足”的用例。
- 撄:意為“接觸”“觸犯”,如“撄其鋒”即指觸碰鋒芒。
二、文獻出處
該詞可見于唐代王洙《東陽夜怪錄》(《太平廣記》卷四九引):
“自虛心神恍惚,未敢遽前捫攖。”
此處描述人物因環境昏暗、心神不安,不敢貿然伸手摸索觸碰。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形容在未知、模糊情境下謹慎試探的動作,如黑暗環境中的摸索或心理層面的躊躇接觸。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扪”“撄”單字的詳細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庫。
别人正在浏覽...
白縠北裔辨谲表闡禀履猜怨持持傳看純儒春中存劄大礮惇序恩俸俸帖分心挂腹覆車繼軌浮惰腹面複圓該極高架路工農聯盟夠交情洪流歡迎彗茀毀舟為杕檢讨見員嘉藻節節排排鮆醬控抑狼虎谷連璅買山錢夢铳墨突不黔帔服棄惡從善胠箧兒掃地無遺挻埴沙盤舍近求遠聖業神弦歌識檢豎刁缌親鐵鞋踏破塗刍吞言咽理惟利是趨午市午衙詳檢顯佑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