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俸帖的意思、俸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俸帖的解釋

領取俸祿的憑證。《明史·周忱傳》:“京師百官月俸,皆持俸帖赴領 南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俸帖是古代官府發放的俸祿憑證類文書,其核心含義可從詞源與曆史功能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義構成 “俸”指官員薪給,《說文解字》釋為“祿也”,《玉篇》注“官吏所受也”;“帖”本義為帛書署籤,後引申為官方憑證,《正字通》載“官府文書,科條之目”。二字組合特指記錄俸祿數額的官方文書。

二、制度特征 作為明清時期重要財政憑據,俸帖具有三項制度屬性:

  1. 支領憑證:記載官員品級、應得俸米銀錢數額(如正一品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
  2. 折色載體:明中期後俸帖常标注實物折銀比例,如《明史·食貨志》載“米一石折銀二錢五分”
  3. 核銷依據:清代俸帖須加蓋戶部堂印,作為年終奏銷的審計要件

三、文獻佐證 《清會典·戶部》載:“凡官俸,按季具俸帖,移庫支給”,印證其作為俸祿發放流程中的核心文書功能。明代《宛署雜記》收錄的俸帖實物顯示,萬曆年間該文書包含“官職、品級、應支項目、折色細目、發放日期”五要素。

網絡擴展解釋

“俸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領取俸祿的憑證,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解釋

其他補充說明

  1. 詞義争議:

    • 部分資料(如查字典)提到“俸帖”可能包含俸祿與差旅費的含義,但這一解釋未見于權威文獻(如《明史》或漢典),可能是對“帖”字的延伸解讀。
    • “帖”在古漢語中可表示文書或憑證,如“請帖”“庚帖”,此處與“俸”結合後特指俸祿憑證。
  2. 曆史背景:

    • 明代官員俸祿制度複雜,俸帖的發放與領取流程反映了當時財政管理的集中性,需通過憑證确保官員薪資的規範分配。

“俸帖”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員的俸祿領取憑證,其核心含義明确且與曆史文獻記載一緻。若需進一步了解明代俸祿制度或相關詞彙(如“俸祿”“差帖”),可參考《明史》或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谄艾蕪殘火蟬啼崇本愁約大好當着不着刀墨紡織娘飛軨狗拿耗子苟生淮汭華羅庚混滂夥伴薦陳交頭寄愁集德驚聳金錢草脊椎動物窺避昆炎闊狹老瞞臘飨雷琴冷碟龍化陋俗羅浮春騾子營賣給買鬼宓琴暖和譜敍砌層欽點青渌嘁嘁嚓嚓榮條鳝更世人首令漯河痰迷貪小特有屬性跳坑停止纨褲玩日愒歲卧式镗牀獻楚鮮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