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檢讨的意思、檢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檢讨的解釋

(1) [self-criticism;examine one's own mistakes]∶找出缺點錯誤,做自我批評

(2) [review;check]∶查看;搜檢

詳細解釋

(1).查核,整理。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數月來,檢讨囊袠中,得新舊詩,各以類分,分為卷目。”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一:“ 仁宗 慶曆 初,嘗詔儒臣檢讨 唐 故事,日進五條,數諭近臣,以為有補,其後久廢。”《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五年》:“帝曰:‘前代亦合有宰相舉官故事,可令史館檢讨之。’”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書的還魂和趕造》:“凡留心于文化的前進的人,對于這些書應該加以檢讨!”

(2).總結研讨。 ********* 《家族主義與民族主義》:“我們現在将三千年來家族主義與民族主義兩個勢力發展的情形,作一粗略的檢讨。” ********* 《為*********而奮鬥》:“當我們分析了當前 亞洲 的情勢和重新檢讨了曆史在我們國家和人民中間留下的标記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作為人民一部分的婦女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敵人。”

(3).指檢查自己的錯誤言行。 趙樹理 《登記·眼力》:“人家說咱聲名不正,除不給寫信,還叫我檢讨哩!” 艾蕪 《百煉成鋼》第九章:“你們一定要好好地檢讨,不要彼此官官相護。”

(4).官名。 宋 有史館檢讨。 明 時始屬翰林院,位次于編修,與修撰編修同謂之史官。 明 馮夢龍 《智囊補·捷智一·李文達》:“﹝ 李文達 ﹞乃請于新進士内,選人物俊偉,語言正當,學問優長者,授以檢讨之職,分任講讀,遂為定例。”《清史稿·選舉志二》:“大學分科畢業,最優等作為進士出身,用翰林院編修、檢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檢讨”一詞在中文中有兩層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1.自我反省與批評(核心含義)

指對自身錯誤或不足進行反思和總結,常用于正式場合。例如:

2.分析研究與評估(次要含義)

在台灣等地區方言中,可指對事務的客觀分析,不含負面情感。例如:

詞源與結構

常見混淆辨析

使用注意

大陸語境中通常指第一層含義,若涉及第二層含義需明确說明(如「台灣地區常将政策檢讨指政策分析」),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檢讨

檢讨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和“言”,部首的拆分有助于理解漢字的構造。

檢讨的部首“⺊”是指“犬”,表示與狗有關的事物。而“言”則表示與言語和言辭有關的事物。

檢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審查自己的言行,以發現錯誤并加以改正。在古時候,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核心含義基本相同。

在繁體字中,檢讨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沒有太大的區别。

下面是一些關于檢讨的例句:

1. 他經常進行自我檢讨,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2. 檢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我們改正錯誤并進步。

組詞:自我檢讨、反思檢讨、深刻檢讨、反省檢讨

近義詞:反思、反省、自省

反義詞:自滿、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