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綱目體的意思、綱目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綱目體的解釋

中國 編年體史書體裁的一種。其體例為以大字提要稱綱,小字叙事稱目。每一曆史事實綱目清楚,頗便查檢、閱讀。該體裁始于 宋 朱熹 的《通鑒綱目》,後 明 陳桱 《通鑒續編》等亦相沿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綱目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編纂的一種重要體例,其核心特點是以“綱”提挈要點,以“目”詳述史實,形成層次分明、主次清晰的叙事結構。以下是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綱目體指史書編撰中采用“大字為綱,小字為目”的書寫形式。

二、體例特征

  1. 結構層級化

    綱為一級标題,統領核心史實;目為二級标題,展開補充說明,形成樹狀知識體系。

    據《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該體例“以綱為經,以目為緯,事具始末,言成經緯”。

  2. 編纂邏輯性

    采用“以類相從”原則,将相關史事歸類統攝于同一綱下,強化曆史事件的關聯性。

    《四庫全書總目》評其“區别門目,事類相從,覽者易明”。

  3. 筆法規範性

    綱文注重春秋筆法,寓褒貶于字詞;目文則追求客觀實錄,保存原始文獻。

三、代表著作

朱熹《資治通鑒綱目》為典範之作:

四、學術價值

  1. 知識傳播:簡化《資治通鑒》内容,便于普及曆史知識
  2. 史學範式:開創“提要詳注”式編纂傳統,為《綱鑒易知錄》等書所繼承
  3. 文化影響:推動東亞漢文化圈史書體例發展,如朝鮮《東國通鑒》

文獻依據: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綱目"詞條
  2. 《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史學史分冊
  3.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編年類》(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辭海》(第七版)"綱目體"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綱目體”是中國傳統史書編纂的一種體例,屬于編年體的變種,其核心特征是通過“綱”與“目”的層次化結構呈現内容。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2.功能與優勢

3.起源與發展

4.與其他史書體例的差異

綱目體通過“綱舉目張”的編纂方式,平衡了史書的簡明性與詳實性,是中國古代史學方法的重要創新。其影響不僅限于曆史著作,也對後世文獻分類、學術著作的體例設計具有啟發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敗度筆次賓烕材物策第産羊晨妝純厚純犧出入起居楚言刀砺得失參半蹎仆疊句短毀恩惠伐性之斧風口風輕雲浄奉邀功裘龜帒古樓子骨録海土黑漫漫胡撥胡槎奸旗鼓謹禀勁拔基圍菌托居物淚晶睖睖睜睜緑林山冥助墨帖腦力叛服貧雇平脅曼膚鋪張浪費潛神起繭輕耎色藝無雙射侯受知私谷天文鐘條幅外生頑嚣偉木僞撰谺坼小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