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中所預示的征兆。《晉書·摯虞傳》:“河濱山巖,豈或有懷道釣築而未感於夢兆者乎?”《水浒傳》第一○八回:“當有 浪子 燕青 禀道:‘主人今日不宜親自臨陣。’ 盧俊義 道:‘卻是為何?’ 燕青 道:‘小人昨夜有不祥的夢兆。’”《鏡花緣》第三七回:“俺在那裡受罪,本要尋死,因得夢兆,必有仙人相救,俺才忍耐。”
“夢兆”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夢中所預示的征兆,通常被賦予吉兇預測的象征意義。以下從定義、文化背景、文獻引用等方面詳細解釋:
迷信觀念
傳統社會中,人們常将夢境與超自然力量關聯。例如《儒林外史》中有人問“考校可得夢兆”,即希望通過夢境預知科舉結果。
文學與典籍
“夢兆”是中華文化中融合神秘主義與心理活動的獨特概念,既反映古人對未知的敬畏,也體現文學創作的象征手法。其含義隨時代演變,從占卜工具逐漸轉為文化符號。
夢兆(mèng zhào)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夢(mèng)意為在睡眠中産生的幻覺或想象,兆(zhào)表示某種征兆、預兆或迹象。夢兆一詞描述了人們相信會在夢中獲得某種信息或預知未來的一種現象。
夢兆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夢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微子之命》等古代文獻中。在古代,人們相信夢兆是神靈或命運傳遞的預示,對人們未來的發展産生着重要的影響。
在繁體漢字中,夢兆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夢兆的漢字寫法也有變化。有時候夢寫成「夢」,兆寫成「兆頭」等。
以下是幾個關于夢兆的例句:
有關夢兆的其他詞彙包括:夢境、夢想、預言、征兆等。
在意義上,與夢兆相近的詞彙有:預示、征象、預兆等。
與夢兆相反的詞彙有:現實、事實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