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極樂鳥的意思、極樂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極樂鳥的解釋

鳥名。羽毛美麗,雄的翼下兩側有很長的絨毛,尾部中央有一對長羽。邊叫邊飛舞,聲音動聽。産于 伊裡安島 一帶。為世界著名的觀賞鳥。也叫風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極樂鳥(jí lè niǎo),漢語名詞,指代一類分布于大洋洲地區的珍稀鳥類,學名極樂鳥科(Paradisaeidae)。該詞在漢語中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一、詞典釋義

  1. 鳥類名稱

    指代羽毛豔麗、求偶行為獨特的鳥類,因雄鳥求偶時姿态華美如“極樂仙境”而得名。該名稱源于其英文名“Bird of Paradise”的意譯,最早見于近代生物學文獻的漢譯。

  2. 象征意義

    在文學與文化中,常被賦予“自由”“美好”“神聖”的意象。例如《辭海》記載:“極樂鳥,喻指超脫塵世之美好事物”。


二、生物學特征

  1. 形态與習性

    • 羽毛特征:雄鳥具金屬光澤的羽色及誇張的飾羽(如華冠、長尾),用于求偶展示。
    • 分布範圍:主要分布于新幾内亞島、澳大利亞東部及鄰近島嶼的熱帶雨林。
    • 食性:以果實、昆蟲為主,對維持森林生态系統有重要作用。
  2. 分類地位

    屬雀形目極樂鳥科,現存約40餘種,包含著名的“王極樂鳥”“藍極樂鳥”等。其演化研究被《中國鳥類志》列為雀形目特化案例之一。


三、文化淵源

  1. 命名由來

    16世紀歐洲探險家首次獲得其皮毛标本(無腳部),誤認為其“終生飛翔不落”,故以“Paradise Bird”(天堂之鳥)命名,漢語據此譯為“極樂鳥”。

  2. 藝術與民俗

    巴布亞新幾内亞土著部落将其羽毛用于祭祀儀式;中國近代文學(如徐志摩詩作)亦借用其意象表達理想境界。


四、保護現狀

因栖息地破壞與盜獵,多個物種被列為瀕危(如《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國際組織已推動雨林保護區建設及貿易管制。


參考資料

  1. 《動物學大辭典》(商務印書館,1932)
  2.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3.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網:極樂鳥生态報告
  4. 《中國鳥類志·雀形目卷》(科學出版社,2018)
  5.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動物意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網絡擴展解釋

極樂鳥(又稱天堂鳥或風鳥)是主要分布于新幾内亞島、澳大利亞東部及周邊群島的珍稀鳥類,其名稱與特征可通過以下五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名稱由來

16世紀歐洲探險家首次接觸極樂鳥标本時,因标本制作去除了雙腳,誤以為它們無需落地而栖息于天堂,故得名“天堂鳥”。中文名“極樂”則源自其羽毛的極緻美感,象征極樂世界的祥瑞。

二、形态特征

  1. 羽毛特性:雄性羽毛豔麗,尾部中央有修長羽飾,翼下具絨毛。部分品種(如超黑極樂鳥)的羽毛能吸收99.95%可見光,其微觀結構類似人造超黑材料Vantablack,通過羽小枝的密集彎曲排列實現光線多次反射吸收。
  2. 性别差異:雄性色彩絢麗用于求偶,雌性則呈灰暗保護色。

三、生态行為

  1. 求偶展示:雄鳥通過舞蹈、翻轉羽毛或模仿環境聲(如火焰爆裂聲、動物叫聲)吸引雌性,部分種類甚至倒挂樹枝展示羽毛。
  2. 食性:以水果、節肢動物為食,偶用腳破開堅硬果實。

四、文化象征

在巴布亞新幾内亞,極樂鳥羽毛被用于傳統頭飾與宗教儀式,其形象出現在國旗、國徽中,象征自由與幸福。

五、保護現狀

因羽毛貿易曾遭過度捕獵,現為瀕危物種,受國際保護。其獨特生态價值與美學意義使其成為生物學研究及生态旅遊的重要對象。

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資料如《漢語大詞典》或鳥類學專著。

别人正在浏覽...

白蕤八難榜例版尹崩剝參透純經驗醇美瓷器待用殚技稻栽電氣鬥狠對子多音節詞風道忿噪格調孤立過直韓獹逐塊黃金縷江關翦撲加行景色窘匮集約快滿擴廣累丸靓閑立冬獵獵樓層嫇奵僻安喬模樣巧言令色泣不成聲磬筆難書卿皂入超石河子市識具甩開鼠尾草司辰肆姐搜伏碎金貪黑恬沖穨顔玩兒完望子閑嘗湘弦下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