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梅花三弄》的别名。 唐 李白 《青溪半夜聞笛》詩:“ 羌 笛《梅花引》, 吳 溪 隴水 情。”
(2).詞牌名。一名《貧也樂》。雙調,五十七字。前段七句,三仄韻,三平韻(又一體為五平韻、一疊韻);後段六句,兩仄韻,兩平韻,一疊韻。
(3).詞牌名。一名《小梅花》。一百十四字,即五七字體再加一疊。
梅花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文學概念,其解釋需結合詩詞曲牌、文化象征及具體作品語境來分析。以下是詳細解析:
起源與别稱
“梅花引”是古典詞調名,起源于唐代笛曲《梅花三弄》,後演變為詞牌。其别稱包括《貧也樂》《小梅花》等,宋代流行時格律逐漸固定,代表作有賀鑄《思越人》、蔣捷《荊溪阻雪》等。
格律特點
常見為雙調結構,字數從57字(短調)到114字(長調)不等。例如:
情感表達
在詞作中,“梅花引”常寄托孤傲、堅韌或怅惘之情。例如:
意境營造
通過描繪梅花淩寒綻放的場景,營造出孤寂卻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如“蕩漾清波,雲畔冷雲堆”(蘭志芳詞),将自然景象與文人志趣交融。
梅花本身象征堅韌、高潔(參考、2、4、5、7),因此詞牌名“梅花引”亦隱含對君子品格或逆境精神的贊頌。例如,詞調中常用“冰雪”“寒風”等意象,呼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特質。
“梅花引”既是詞曲載體,也是文化符號。其内涵需從文學形式與精神象征雙重角度理解,具體含義需結合作品語境分析。若需進一步探讨某首具體詞作,可提供更多信息。
《梅花引》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梅花的引導或指引。梅花是中國傳統的花卉之一,寓意堅韌不拔、勇往直前。因此,《梅花引》可以理解為梅花所引導的意義。
《梅花引》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艹"(cǎo),其中"木"為左邊的部首,而"艹"作為右邊的部首。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5筆。
《梅花引》一詞源于古代文化,梅花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梅花寒冷的時節開放,象征着堅強、自立、勇敢和純潔。《梅花引》以梅花為引導,象征着在困境中披荊斬棘、追求勝利的精神。
繁體字中寫作「梅花引」。
在古代,「引」字的寫法并不是現代的「引」,而是表示手持金口的一種形狀。因此,在古時候,「梅花引」可能會表現為梅花加上這種形狀的手,來表示引導的意思。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梅花引的精神。
2. 她是一位梅花引,總能為團隊帶來正能量。
在組成其他詞彙時,可以使用「梅花引」這個詞語的部分或者整體來命名:
1. 梅引:梅花的引導
2. 引導:指引、指導
3. 花引:花卉的引導
1. 導引:引導
2. 引路:指引路徑
3. 引路人:指引他人的人
1. 誤導:錯誤的引導
2. 誤引:指引錯誤的方向
3. 脫離引:脫離指引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