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i Rui] (1514—1587) 明代廣東瓊山人,回族,小官僚出身。嘉靖年間舉人,家境貧寒,初任南平教谕,後升浙江淳安知縣。1566年升任戶部主事,他因為上書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下獄。世宗死後獲釋,1569 年任應天巡撫,積極推行一條鞭法。後張居正等下台被革職。1585 年再起,先後任南京吏部右次郎、南京右佥都禦史。他為宦清廉,嚴懲貪污,平反冤獄,深得人心。著有《備忘集》、《元祐黨人碑考》
(1514-1587)明代大臣。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嘉靖舉人。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獄。嘉靖死後獲釋。1569年任應天巡撫,疏浚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階退出所占民田。後因受排擠,被革職閑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後,力主嚴懲貪污。病死于任上。
海瑞(1514—1587)是明代著名清官,其人物形象與曆史意義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他因剛正不阿、清廉耿直聞名,被譽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
海瑞是明代反腐倡廉的象征,其事迹被編入戲劇小說廣泛傳播,至今仍是廉政教育的典範。他雖未居高位,卻以“剛峰”自勉,展現了傳統士大夫的操守與風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政策或轶事,可參考《明史》或相關曆史研究文獻。
《海瑞》是一個名字,常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在古代中國,海瑞是明代官員海瑞的名字。他以忠貞不屈的品質而著稱,成為了正直、公正和拒絕貪污的象征。
《海瑞》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部首"氵"和"王",總共有10個筆畫。
《海瑞》這個名字來源于曆史人物海瑞。海瑞是明代萬曆年間的官員,以勤政廉潔、直言敢谏而著名。當時的中國社會腐敗嚴重,而海瑞在執政期間秉持正直的原則,公正地處理案件,堅持反對************,被人們稱為“海瑞先生”。
《海瑞》的繁體字為《海瑞》。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海瑞這個名字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相同的意義。例如,可能會将"瑞"寫成"銳"或"瑞"。
1. 海瑞是一個忠誠正直的官員,他始終堅持為百姓着想。
2. 在《海瑞罷官》這部戲劇中,海瑞勇敢地揭露了官府的貪污行為。
組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生成,例如:
1. 海瑞先生
2. 海瑞罷官
3. 海瑞之義
4. 海瑞敢言
近義詞可以根據同樣代表正直、公正的詞語進行選擇,例如:
1. 忠誠
2. 正派
3. 廉潔
4. 勇敢
反義詞可以根據相反的意義進行選擇,例如:
1. 腐敗
2. 惡劣
3. 貪婪
4. 無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