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瑞的意思、海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瑞的解釋

[Hai Rui] (1514—1587) 明代廣東瓊山人,回族,小官僚出身。嘉靖年間舉人,家境貧寒,初任南平教谕,後升浙江淳安知縣。1566年升任戶部主事,他因為上書批評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下獄。世宗死後獲釋,1569 年任應天巡撫,積極推行一條鞭法。後張居正等下台被革職。1585 年再起,先後任南京吏部右次郎、南京右佥都禦史。他為宦清廉,嚴懲貪污,平反冤獄,深得人心。著有《備忘集》《元祐黨人碑考》

詳細解釋

(1514-1587)明代大臣。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嘉靖舉人。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獄。嘉靖死後獲釋。1569年任應天巡撫,疏浚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階退出所占民田。後因受排擠,被革職閑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後,力主嚴懲貪污。病死于任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海瑞(hǎi ruì)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曆史人物義項

指明代著名清官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人。嘉靖年間舉人,官至南京右都禦史。以剛正不阿、清廉奉公著稱,世稱“海青天”。其事迹載于《明史·海瑞傳》,主要體現以下特質:

  1. 清廉:任職期間拒收賄賂,家無餘財,《明史》載其卒時“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
  2. 直谏:曾上《治安疏》批評嘉靖帝怠政,直言“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險遭死罪。
  3. 執法嚴明:任應天巡撫時力推“一條鞭法”,打擊豪強,平反冤獄。

來源: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第5冊,頁321;

《明史·卷二百二十六·海瑞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二、文化象征義項

引申為剛正清廉的象征,常見于漢語成語及文學典故。例如:

來源:

《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09)頁412;

《中國文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頁889。


三、地名相關

海南瓊山現有海瑞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性建築,引申為廉政教育基地。

來源:

《中國地名錄》(中國地圖出版社,2003)頁207。


注:以上釋義綜合權威辭書及史料,聚焦詞語的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海瑞(1514—1587)是明代著名清官,其人物形象與曆史意義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人物簡介

海瑞,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他因剛正不阿、清廉耿直聞名,被譽為“海青天”,與宋代包拯齊名。

二、生平經曆

  1. 早年仕途
    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後升任浙江淳安知縣。
  2. 直言進谏
    1566年任戶部主事時,因上書批評嘉靖帝迷信道教、荒廢朝政,被捕入獄。嘉靖帝死後獲釋。
  3. 推行新政
    1569年任應天巡撫期間,疏浚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并迫使權臣徐階退還侵占的民田。
  4. 晚年複出
    1585年再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禦史,堅持嚴懲貪腐,直至病逝任上。

三、為官特點

四、曆史評價

海瑞是明代反腐倡廉的象征,其事迹被編入戲劇小說廣泛傳播,至今仍是廉政教育的典範。他雖未居高位,卻以“剛峰”自勉,展現了傳統士大夫的操守與風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政策或轶事,可參考《明史》或相關曆史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娴白面儒冠逼耳比歲察視馳突創撰徂來蹙圮大黃魚刀鲚倒杖颠踬丁東豆腐飯耳伴惡征番家封台割除格拉功果篝簍鴻都門學後賬話闊圜抱黃葦彙單葷允昏椓漸摩郊隧精采旌蒲句度局任钜黍嬾婦亮敞量入為出練戒砻斵姏母明準牆頭一棵草,風吹兩邊倒绮節裘敝金盡三令五申上炎沙棠船詩史世族送疫踏行逷逷誤衍相安無事詳詳細細小花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