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妃的意思、梅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妃的解釋

唐玄宗 妃。姓 江 ,名 采蘋 ,敏慧能文,頗得寵。性6*愛梅,居所均植梅花,因名“梅妃”。後因 楊貴妃 所妒失寵,死于“安史之亂”。 宋 有傳奇小說《梅妃傳》寫其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梅妃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梅妃是中國古代曆史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稱謂,其釋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展開:


一、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記載:

梅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姓江名采萍,因酷愛梅花,玄宗賜號“梅妃”。後因楊貴妃入宮失寵,死于安史之亂。其事迹多見于唐宋筆記小說,如《梅妃傳》。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卷4,第1283頁(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曆史人物考據

梅妃原型為唐代宮人江采萍,主要記載見于兩類文獻:

  1. 官方史書

    《舊唐書》《新唐書》未直接立傳,但《資治通鑒》提及玄宗後期“寵衰”的妃嫔群體,可印證其失寵背景。

    來源: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三十一》(中華書局,1956年)。

  2. 文人筆記

    宋代傳奇小說《梅妃傳》(作者佚名)詳述其生平,稱其“善詩賦,性淡雅”,因楊玉環入宮被貶冷宮,安史之亂中殉節。該文本塑造了其清高形象,成為後世文學創作母本。

    來源:魯迅校錄《唐宋傳奇集》卷四(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


三、文化意象象征

在漢語文化語境中,“梅妃”衍生出三重象征意義:

  1. 高潔品性

    以梅花喻其堅貞,如曹雪芹《紅樓夢》以“梅魂”暗指薄命才女(庚辰本第50回)。

  2. 宮廷悲劇符號

    代表帝王愛情的政治性悲劇,常見于元明清戲曲,如吳世美《驚鴻記》。

  3. **曆史虛實辯證案例

    因其正史缺載而文學流傳,成為史學界讨論“曆史記憶建構”的典型個案。

    來源: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三聯書店,2001年)論及唐代後宮叙事虛實問題。


“梅妃”一詞兼具曆史人物指稱、文學形象載體及文化符號三重内涵,其釋義需結合文獻記載與語義流變綜合考辨。

網絡擴展解釋

梅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其曆史形象主要源于文學作品與民間傳說,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身份

梅妃原名江采蘋(或作“江采蘋”),福建莆田人,出身醫學世家。她因才貌雙全,開元年間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因酷愛梅花,居所遍植梅樹,得唐玄宗賜號“梅妃”。

二、得寵與失寵

  1. 得寵時期
    梅妃以詩文、舞蹈(如《驚鴻舞》)和清雅氣質受寵,唐玄宗曾為其建梅亭、植梅林,常攜她出席宴會展示才藝。
  2. 失寵原因
    楊玉環入宮後,梅妃因性情溫和不擅争鬥,逐漸失寵,被遷至上陽東宮。傳說唐玄宗曾密召梅妃,被楊貴妃發現後引發沖突。

三、結局與争議

四、文學與文化影響

  1. 《梅妃傳》
    宋代傳奇小說詳細描寫其生平,塑造了才女與宮廷悲劇的雙重形象。
  2. 民間傳說
    福建莆田等地保留“梅妃故裡”遺迹,相關故事成為地方文化符號。

五、相關作品

梅妃的形象融合了曆史碎片與文學想象,既反映了唐玄宗後宮的真實矛盾,也承載了後世對才女命運的同情與藝術再創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舍襞斂草書韻會誠素雠寇祠曹祠城啐飲呆如木雞打拗噔咚紮咶對口快闆耳杯法座富貴不能淫篙人觀看黃姜互相推诿護校箭波解錢盡夠京師大學堂就舉居次匡子廓周樂而不荒聯誼獵獵離纚麗事理事會鹿角霜漫天徹地迷奪娘胎樸豬品級山裒綴僑松起辦清慮情緻瓊絲人紀三寸攝持生寄死歸神期伸舒收拾俗學體驗通曙彤魚退概推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