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裒綴的意思、裒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裒綴的解釋

輯集,編纂。 宋 馬純 《<陶朱新錄>序》:“因搜今昔見聞,裒綴成帙,目曰《陶朱新録》。” 明 陳子龍 《<經世編>序》:“所謂訏謨遠猷,上以備一代之典則,下以資後學之師法。不為之裒綴,後之君子何以考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裒綴”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óu zhuì,其核心含義為輯集、編纂,常用于描述對文獻或資料的整理彙編過程。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解釋

  1. 基本構成

    • 裒:本義為“聚集”,如“裒集”“裒輯”,也可引申為“減少”(如“裒多益寡”)。
    • 綴:意為“連綴”“組合”,指将分散内容系統化連接。

    二者結合後,“裒綴”強調通過收集、整理零散材料,最終形成完整體系。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籍或文獻編纂領域。例如:

    • 宋代馬純在《陶朱新錄·序》中提到“裒綴成帙”,指将見聞整理成書。
    • 明代陳子龍在《經世編·序》中強調“裒綴”對保存典則、供後人參考的重要性。

權威性說明

需注意,當前搜索結果中關于“裒綴”的釋義主要來自古籍引證及網絡詞典(權威性較低),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如需深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裒綴

《裒綴》是一個漢語詞語,拆分部首為衣和攸,總計6個筆畫。

來源

《裒綴》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中,原意為整齊地将衣衫、束帶等裝配飾的樣式安排得體。後來,這個詞逐漸引申為整飾、裝飾的意思。

繁體

《裒綴》的繁體字為「裒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所以《裒綴》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漢字寫法需要根據具體的曆史時期和文獻考證來确定,無法在此給出确切答案。

例句

1. 她為晚宴選擇了一套華麗的禮服,裒綴着珠寶,整個人顯得光彩照人。

2. 這幅畫上的花朵被精心裒綴,色彩鮮豔,栩栩如生。

組詞

裒帛、裒資、裒度、裒濟、裒貨

近義詞

裝飾、美化、打扮、點綴

反義詞

簡樸、素淨、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