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犄角的意思、犄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犄角的解釋

(1) [corner]

(2) 線、棱或邊相接的地方;棱角

桌子犄角

(3) 牆邊角落

屋子犄角

(4) [horn;antler]∶動物的角

羊犄角

詳細解釋

(1).分布兵力于不同處所,以便牽制或夾擊敵人或互相支援。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某官某甲等,并率義勇之衆,牙制犄角之機。” 唐 杜甫 《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大軍不可空勤轉輸之粟,諸将宜窮犄角之進。”《水浒傳》第九一回:“﹝ 宋江 ﹞便令 關勝 、 呼延灼 、 公孫勝 領五千軍馬,鎮守 衛州 ,再令水軍頭領 李俊 、二 張 、三 阮 、二 童 ,統領水軍船隻,泊聚 衛河 與城内相為犄角。” 明 張煌言 《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第兵有犄角,則敵勢始分。”《文彙報》1980.1.13:“三軍在 江 、 淮 、 河 、 漢 之間布成‘品’字形陣地,互為犄角。” 張長弓 《揚起風帆向勝利》:“這個剛剛建成的定居點,一點三戶,像鍋撐子腿那樣結為犄角之勢。”

(2).對峙;并立。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卷中:“公大創一館,榜曰‘臨轘’。既成,命 謝希深 、 尹師魯 、 歐陽公 三人者,各撰一記……三子相犄角以成其文,文就,出之相較。” 清 吳偉業 《哭志衍》詩:“詞場忝兩 吳 ,相與為犄角。” 梁啟超 《論立法權》:“若其所以防之者,則以立法、司法兩權相為犄角。”

(3).角落。《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隻要遇着一個大量,合他老人家坐,説了入彀……説太陽從西邊兒出來,他老人家也斷不肯説從西南犄角兒出來。” 冰心 《超人·寂寞》:“ 趙媽 進來問:‘我的那把剪刀呢?’…… 小小 想起來,就說:‘在那邊牆犄角的樹枝上挂着呢,你自己去拿罷!’”

(4).指獸類相對而生的兩角。 老舍 《趕集·微神》:“沒長犄角就留下須的小動物,向一塊大石發了會兒楞,又颠颠着俏式的小尾巴跑了。” 烏熱爾圖 《森林裡的歌聲》:“要進這片密林,隻有像松鼠一樣在樹根下鑽來鑽去,長犄角的野獸是不會闖進這樣的密林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犄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和用法根據讀音和語境有所不同,具體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含義

  1. 讀音為 jī jiǎo

    • 物體邊沿相接處:指兩個邊沿相交形成的棱角,如“桌子犄角”。
    • 角落:指牆邊或屋内的隱蔽處,如“屋子犄角”。
    • 動物角:特指牛、羊、鹿等頭上生長的堅硬彎曲物,如“牛犄角”。
  2. 讀音為 jǐ jiǎo

    • 軍事術語:源自《左傳》,指分兵夾擊敵人的戰術,如“掎角之勢”。後引申為互相支援的布局。

二、延伸含義與用法

  1. 成語中的比喻
    在成語中,“犄角”可比喻事物的極小部分或微不足道的内容,如“犄角旮旯”形容偏僻角落。

  2. 文化内涵

    • 字源上,“犄”與“奇”相關,體現“成對”特性(如動物雙角)。
    • 軍事用法中,“掎角之勢”強調協同作戰的智慧。

三、例句與出處


四、常見誤讀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源或文化背景,可參考《說文解字》《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篇章的犄角

犄角表示一種銳利的角,通常指動物的角尖或物體的尖端。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牛字旁和角字旁,共計8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犄角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據說它源自古代篆書中的形狀。在繁體中,犄角的寫法為「犧角」,其中的「犧」字表示祭祀中的犧牲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犄角的寫法并不是現在的樣子。在篆書中,犄角的寫法為「角犀」,其中的「犀」字表示犀牛, metaphor].

例句

1. 他的劍鋒帶着鋒利的犄角,可以輕松切開敵人的盔甲。

2. 懸崖上的那座岩石,它的犄角仿佛指向天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犄角犀、犄角旮旯、犄角旁都是使用犄角作為部首的詞彙。

近義詞:尖角、銳角、鋒角都可以作為犄角的近義詞。

反義詞:鈍角是犄角的反義詞,指的是不尖銳的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