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排甲的意思、排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排甲的解釋

舊時居民基層組織。亦指其長官。 明 劉基 《陳太初充兵應點作詩戲之》:“忽聞巷長呼排甲,急換戎裝出荷殳。”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鋪行》:“國初悉城内外居民,因其裡巷多少,編為排甲,而以其所業所貨註之籍。”《六部成語注解·戶部·總甲》:“各大村鎮,每村地分數甲數十百家,每甲之中又分某鄉某排,一排之中有排甲,稽察一鄉之中,設鄉約約束。”《清史稿·食貨志一》:“鹽塲井竈,另編排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排甲”一詞有兩種不同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一、基層組織單位(主要釋義) 指中國古代戶籍管理制度中的基層單位,常見于明清時期:

  1. 起源于明代戶籍編制制度,将居民按裡巷劃分管理,每甲設“排甲”作為負責人。
  2. 清代沿用該制度,如《清史稿》記載鹽場井竈等特殊區域也采用排甲制。
  3. 職能包括稽查戶籍、征調賦役等,如明代劉基詩中提到“巷長呼排甲”反映其軍事動員職能。

二、成語釋義(較少見) 個别詞典(如查字典)收錄其為成語,釋義為:

  1. 字面指揭露盔甲(甲),比喻揭穿他人僞裝。
  2. 需注意該釋義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與“排甲”的基層組織含義存在混淆。

建議參考來源:

若用于學術研究,建議優先參考《明史》《宛署雜記》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排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排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除去铠甲”,泛指解除或脫下防護裝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排甲》由“扌”、“田”、“甲”三個部首組成。

拆分的筆畫順序為:扌(3畫)+ 田(5畫)+ 甲(5畫)= 13畫。

來源

《排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當士兵戰鬥結束後,需要将身上的戰鬥裝備脫下,這樣才能更舒適地進行後續活動和休息。

繁體

《排甲》的繁體字為「排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詳細寫法如下:

「排」:廠(7畫)+非(8畫)+己(3畫)= 18畫。

「甲」:糸(5畫)+巾(3畫)= 8畫。

例句

1. 戰士們在戰鬥結束後,紛紛排甲休息。

2. 經過激烈的比賽,運動員們排甲放松。

組詞

1. 排除:除去、消除。

2. 甲胄:戰鬥裝備、铠甲。

3. 休息:放松、歇息。

近義詞

1. 脫甲:摘除戰甲。

2. 脫裝:脫下裝備。

3. 剝甲:剝去铠甲。

反義詞

1. 穿甲:穿上甲胄。

2. 戴裝:戴上裝備。

3. 覆甲:覆蓋铠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