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毛竹的意思、毛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毛竹的解釋

[Mao bamboo] 竹的一種,又叫南竹。通常高達二三丈,節間的距離較短。它是優良的建築材料,也可用來制造器物

詳細解釋

竹的一種。生長于南方,主要分布于我國 長江 流域各地山區。稈高大粗勁,堅韌富彈性,可制作家具、農具、漁具、紙張和用于建築等。筍鮮美,可食用。 唐 李商隱 《武夷山》詩:“ 武夷洞 裡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說郛》卷六六引 元 劉美之 《續竹譜》:“毛竹生 武夷山 。”《廣群6*6*譜·竹譜一》:“貓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榦大而厚,異於衆竹,人取以為舟。” 茹志鵑 《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我想到這裡,又想起我那個小同鄉,那個拖毛竹的小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毛竹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毛竹(學名:Phyllostachys edulis),是中國南方廣泛分布的重要竹種,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植物學特征及文化意義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一、漢語詞典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

毛竹:竹子的一種,莖高大,節間長,材質堅韌,可用來建築房屋、制造器具等。也叫楠竹。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890.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性

    • 高度:成年毛竹可達20米以上,直徑10-20厘米,為亞洲最高大的竹種之一。
    • 竹節:節間長30-40厘米,幼稈密被細柔毛和白粉(故名"毛竹"),老稈逐漸脫落。
    • 生長周期:地下莖(竹鞭)蔓延生長,4-5年成材,具有"雨後春筍"的快速生長特性。

      來源: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第9卷[M]. 科學出版社,1996:338-340.

  2. 分布與用途

    • 分布:主産于長江流域至華南地區,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為核心産區。
    • 經濟價值:竹材用于建築腳手架、家具、造紙;竹筍為傳統食材。

      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主要竹種栽培技術》[EB/OL]. http://www.forestry.gov.cn/(官網公開資料).


三、文化象征意義

  1. 傳統文化意象

    • 君子品格:與梅、蘭、菊并稱"四君子",象征堅韌不屈(如鄭闆橋畫竹題詩"千磨萬擊還堅勁")。
    • 民俗寓意:竹報平安、節節高升,常用于春節祈福。

      來源:袁行霈. 《中國文學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卷三,152頁.

  2. 生态價值

    • 毛竹林具有固土防沙、涵養水源的作用,是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國際竹藤組織(INBAR). 《竹類資源可持續管理指南》[R]. 2020:12-15.


四、古籍文獻記載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載:

"毛竹處處有之,其筍味甘,微寒無毒,治消渴,利水道。"

來源:李時珍. 《本草綱目》[M]. 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毛竹是一種具有重要生态和經濟價值的竹類植物,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定義及特性:

1. 基本釋義
毛竹(學名:Phyllostachys edulis),别名楠竹、龜甲竹,屬于禾本科剛竹屬。其名稱源于幼稈表面密布的細柔毛,成熟後脫落。作為常綠喬木型竹種,植株高度可達20-25米,直徑約20厘米,是我國分布最廣、用途最多的竹類之一。

2. 形态特征

3. 分布與生長
原産于中國,85%的毛竹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如四川長甯、江安等地。喜溫暖濕潤氣候,適宜土層深厚、肥沃的酸性土壤,生長迅速(最快日生長量達1米)且成材周期短。

4. 主要用途

5. 營養價值
鮮竹筍含16-18種氨基酸及豐富膳食纖維,蛋白質含量高于多數蔬菜。

總結來看,毛竹集實用性與文化象征于一體,是我國竹資源的核心物種。如需更詳細分類或栽培信息,可參考植物學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首窮經砭治别調兵谏怖懾不死草倡家察色春甕董狐之筆冬赈惇序罰規方面發吐鳳麟膠富春江輔德負茲根緒歸壽衣瑰英號碼豪壯紅嘴緑鹦哥諱屈忽冷忽熱谫薄敬老尊賢棘下生開裆褲康哉刻納坤旦理績漏鼓移則番代麻線民籍配載認屍神不收舍生脈沈下時柄識字知書順風轉舵四存四唐蘇枋唐衢痛哭銅頭鐵額同心畢力外相枉言物靈無私之光香陰縣輿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