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spect;respect;side;field]∶事情或事物的一面
具有許多方面的一個問題
(2) [major district]∶較大的行政區劃
受任方面
(3) [direction]∶方向
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後漢書·張衡傳》
(1).古指一個地方的軍政要職或其長官。《後漢書·馮異傳》:“﹝ 異 ﹞受任方面,以立微功。” 李賢 注:“謂西方一面專以委之。” 唐 王勃 《梓州通泉縣惠普寺碑》:“丹軒紫紱,家傳方面之勳;驥子魚文,地列膏腴之右。” 宋 範仲淹 《依韻答韓侍禦》:“我居方面榮為懼,君向臺端直且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尊大人位居方面,必嚴帷薄之嫌。平日既怪兄遊非禮之地,今日豈容兄娶不節之人。”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楊石齋》:“ 楊石齋 廷和 當國時,一弟為京卿,二弟為方面。”
(2).方向;方位。《東觀漢記·逢萌傳》:“ 萌 被徵上道,迷不知東西,雲……‘方面不知,安能濟政!’即駕而歸。”《西京雜記》卷四:“南門三重,署曰 南中門 、 南上門 、 南便門 。東西各三門,隨方面題署亦如之。”《南齊書·良政傳·虞願》:“﹝帝﹞體肥憎風,夏月常著皮小衣。拜左右二人為司風令史,風起方面,輒先啟聞。” 姚雪垠 《長夜》一:“他們惶惑地向槍聲傳來的方面望去,隻能望見還沒有消盡的白霧籠罩着起伏的丘陵。”
(3).四方;四面。《文選·陸倕<石阙銘>》:“區宇乂安,方面靜息。” 劉良 注:“方面,四方之面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羯朱嗢祇羅國》:“﹝高臺﹞基址廣峙,刻雕奇製,周臺方面鏤衆聖像。”引申為範圍。如:他讀的書多,方面也廣。
(4).方形顔面。《後漢書·高獲傳》:“﹝ 獲 ﹞為人尼首方面。”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閱古·古磚》:“ 楊州 羅兩峰 有一磚,畫像車騎外貌一人,方面豐頤,鬑鬑有鬚,兩手執旗杆而立。”
(5).指相對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而言。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等一會兒我自然可以從姐姐方面得到充饑的東西。” 葉聖陶 《給少年兒童寫東西》:“﹝兒童﹞看了能懂得能得到好處,無論在品德方面,知識方面,還是娛樂方面。”
“方面”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方面”是現代漢語中的常用名詞,其含義可從空間和抽象兩個維度理解,具體釋義如下:
核心釋義:方向或相對的側面
引申義:事物或問題的組成部分
用法特征
同義詞辨析
“方面”一詞的核心在于表達相對的方位或事物的某個特定維度、角度或組成部分。其空間含義在現代使用中相對弱化,而指代複雜事物或問題的某一具體角度、領域或特征的抽象用法最為普遍和重要。它體現了從多角度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思維方式。
“方面”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及用法:
軍政要職(古義)
方向方位(古義)
事物的某一面(現代常用義)
其他古義延伸
現代用法示例:
現代漢語中,“方面”主要用于表示特定領域或角度,古義中則涉及軍政職位、方位等。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具體含義。
百葉仙人鼻疽庇翼鈔胥傳播喘噓辭竈大諱忉忉頓了多米諾理論發遣費工豐邑富奸岡子高李告燎管城公瘑瘡還香願豪吞弘一後唐謊徹梢虛貨帛頰帶鑒評煎情靜婉近戚襟宇鞠獄臘面貍頭六鐘離元陸藕馬疕默歎惱羞變怒女弟篷帳屏擲伽南香缺貨挼捺商較設端詩癡贖帖鼠舞四豪竦健痛愛土壤膠體倇娈委托書危王物證